时间: 2025-04-26 15:3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5:20
作者: 周邦彦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奸臣乱国纪,伍奢思结缨。
杀贤恐遗种,巢卵同时倾。
健雏脱身去,口血流吴庭。
达士见几微,楚郊忧苦兵。
十年军入郢,势如波卷萍。
贤亡国婴难,王死尸受刑。
将隳七世庙,先坏百里城。
子胥虽捐江,素车驾长鲸。
惊涛寄怒余,遗庙罗千楹。
王祠何其微,破屋风泠泠。
蛰虫陷香案,饥鼠悬灯檠。
淫俗敬魑魅,何人雇威灵。
臣冤不雠主,况乃锄丘茔。
报应苦不直,吾将问冥冥。
这首诗描绘了奸臣如何扰乱国家的局面,伍奢因感伤而希望能结绳以纪。杀戮贤良之士,怕留下后代,连同巢里的卵一起倾覆。健壮的小鸟已经逃离,鲜血流淌在吴国的庭院。贤士看到了微小的迹象,楚国的郊外忧虑着兵祸。十年间军队攻入郢城,势头如波涛般卷起浮萍。贤良之士亡国,王死后尸体受刑。将要毁坏七世的庙宇,先要破坏百里之外的城池。虽然子胥投江自尽,素车驾驭着长鲸。惊涛寄托着我的怒火,遗留下的庙宇依旧高耸千楹。王的祠堂何其渺小,破旧的房屋里风声凛冽。蛰伏的虫子陷入香案,饥饿的老鼠悬挂在灯下。淫乱的风俗崇拜鬼魅,谁又雇佣了这些威灵?臣子的冤屈不与君主相怨,何况是要铲除墓地。报应的苦难不公,我将向幽冥询问。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能,宋代著名词人,精于词作,风格清丽婉约。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经历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中反映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寄托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忠臣的追忆。
《楚平王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悲愤情怀的诗,周邦彦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奸臣专权和国家覆灭的深切忧虑。诗中通过伍奢的遭遇引入,展示了那些忠臣在权臣压迫下的悲惨命运。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贤能与奸诈的对立,表现出政治黑暗对国家和个人的摧残。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楚平王庙的描绘,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与叹息。破败的庙宇象征着亡国之痛,风声凛冽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悲凉心情。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鲜明,展现了周邦彦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的敏锐洞察力。
全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追忆,表达了对忠臣的怀念和对政治黑暗的愤怒,寄托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展现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伍奢”是指什么?
A. 一个奸臣
B. 一个忠臣
C. 一个平民
D. 一个王
“十年军入郢”的意思是什么?
A. 军队经过十年后攻入郢城
B. 十年后郢城被遗忘
C. 郢城十年未被攻陷
D. 郢城军队撤退
诗中提到的“王祠何其微”表达了什么?
A. 王的庙宇很大
B. 王的庙宇被毁坏
C. 王的庙宇很小
D. 王的庙宇无人祭祀
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但周邦彦的作品更侧重于历史的追忆和对忠臣的怀念,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与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