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26
韵和上先顿首
作者:张先
池上飞桥亭外山,
野禽偷静上钩栏。
晚花露重香偏细,
春女衣轻体尚寒。
曲水略殊今日事,
南湖曾奉昔人欢。
郡图可许增新致,
几处模传画样看。
在池塘上有飞桥,亭子外有连绵的山峦,
野禽在静谧中偷偷地飞到钩栏上。
傍晚的花朵上露水多,香气却显得特别细腻,
春天的女子衣衫轻薄,身体却仍感觉寒冷。
曲水流觞的场景与今天略有不同,
南湖曾经给昔日的游人带来欢乐。
郡城的图景是否可以增添新的风致,
几处地方的模样仍旧传承着画卷的风采。
作者介绍:
张先(生卒年不详),字子纯,号归隐,宋代词人,与李清照、周邦彦并称。张先的词风以清丽婉约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其作品多表现出淡淡的忧伤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在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思考。首句“池上飞桥亭外山”,简洁明了,构建出一幅秀丽的自然图景,似乎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恬静的环境中。接下来的“野禽偷静上钩栏”,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描绘,表现了自然中的生动一面,增添了情趣。
“晚花露重香偏细”,则通过花与露的描写,展示了傍晚时分花香的细致和清新,渗透出一种朦胧的美感。紧接着的“春女衣轻体尚寒”,则通过春天女子的形象,映射出生活中的矛盾与无奈,春天的轻盈与寒冷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情。
全诗最后两句,诗人借古人欢聚的情景,感慨如今的变化与新意的增添。这不仅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押韵,增加了音韵的美感,同时在意象上也紧密相连,层层递进,展现出一种和谐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曲水”主要指什么?
诗中的“春女”代表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南湖”暗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