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0:41
射艺功多暮未疲,欲将庭火继西晖。
弦声应手裂竹响,旗影翻风戏鸟飞。
竟日中支矜互胜,傍人如堵见终稀。
不知双烛沙河上,谁得牛心一割归。
这首诗描绘了射箭的技艺和乐趣,尽管已是傍晚时分,但我依然没有感到疲惫,想要将庭院里的火光继续延续到西天的余晖中。弦声回响,像是裂开了竹子,旗帜在风中翻飞,仿佛在和飞鸟嬉戏。整日的比赛虽然精彩,但旁观的人却寥寥无几。最后提到不知沙河上的双烛,谁能得到牛心作为奖品归来。
作者介绍:张先,字公权,号云谷,宋代词人,以词作著称,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张先的某次射箭活动,表达了对射箭的热爱与乐趣,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竞技活动的参与和赞美。
《射》是一首表现射箭活动的诗,运用生动的意象和音韵的和谐,展现了作者对射箭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开篇便用“射艺功多”点明了主题,表现出作者在射箭方面的娴熟技艺。接着,诗人描绘了夕阳下的庭院,火光与余晖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温暖和谐的氛围。在弦声的描绘中,诗人将射箭的过程形象化,仿佛能够听到那声裂竹的响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的冲击。
第二联通过“旗影翻风戏鸟飞”,将射箭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展示了射箭时的生动场景,仿佛能看到旗帜在风中飘扬,鸟儿在空中嬉戏,生动而富有诗意。整首诗在描绘竞技的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惆怅,虽然比赛精彩,但围观的人却寥寥可数,似乎暗示着在追求快乐的同时也有孤独的存在。
最后两句“不知双烛沙河上,谁得牛心一割归”,则使用了较为隐晦的修辞,双烛象征着希望与目标,牛心作为奖品的象征,提出了对得胜者的期待与渴望,让整首诗在欢乐的竞技氛围中,增添了一丝对结果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射箭的热爱与对竞技活动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与竞争结果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在追求快乐和成就中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牛心”象征什么?
诗人希望在傍晚延续什么?
诗中描绘的比赛场景中,围观的人多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