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2:46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姊弟皆殊色,专房擅主恩。
何曾送归妾,但见啄皇孙。
这首诗描绘了兄弟姐妹之间的不同风貌,特别是对某些人特别宠爱的现象。诗人感叹,自己何曾被送回家,只见到的是在皇室中争宠的孙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5年-1269年),字世安,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以其豪放、悲壮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人生的苦闷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的观察,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与无奈。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复杂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姊弟的描写,引入了对宠爱的思考,表现出对社会等级制度和人际关系的不满。诗中的“姊弟皆殊色”与“专房擅主恩”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爱情与权力的复杂关系。诗人在感慨自我处境的同时,也隐含了对于社会偏见和不公的控诉。整首诗情感真挚,透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家庭、爱情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对社会不公的质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姊弟”意指什么?
“专房擅主恩”中“专房”指的是?
诗人对“皇孙”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的探讨,而杜甫则更多关注国家和个人命运的交织。两者都反映了各自时代的社会现实,但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