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5:04
使还都湘东作
仓庚昨归候,阳鸟今去时。
感物遽如此,劳生安可思。
养真无上格,图进岂前期。
清节往来苦,壮容离别衰。
盛明非不遇,弱操自云私。
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
风朝津树落,日夕岭猿悲。
牵役而无悔,坐愁只自怡。
当须报恩已,终尔谢尘缁。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归途中感受到的种种情绪。前日归来的鸟儿,今天又飞走了,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如此迅速。对于事物的感怀,令我不禁思考人生的艰辛。追求真理的境界,怎么能与之前的期望相提并论?在清白的节操面前,来去之间却是如此艰难,壮丽的容颜也因离别而显得憔悴。虽然美好的时光不是没有遇见,但我心中却隐隐感到孤独。独自一只小船停泊在清澈的河流中,身上的征衣被寒露浸湿。风吹落了渡口的树叶,日夜之间,山岭的猿猴发出悲鸣。即使被牵扯着而无怨无悔,坐着愁苦却也自得其乐。终究要报答恩情,最后也要告别世俗的纷扰。
作者介绍: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阮亭,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诗歌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张九龄被贬期间,内心对前途的不安与对故乡的眷恋交织,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张九龄的《使还都湘东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变迁的感慨。诗中开篇以“仓庚昨归候,阳鸟今去时”引入,鸟儿的归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瞬息万变让人感到无奈与惆怅。接着,诗人进一步探讨人生的意义,质问“劳生安可思”,在追求真理与理想的过程中,内心的挣扎和困惑愈加明显。
在诗的中段,张九龄以“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描绘了自己孤独漂泊的状态,清澈的河流和寒冷的露水对比出他内心的孤寂与无助。此时,诗人已经深刻意识到世俗的纷扰和内心的挣扎,虽“牵役而无悔”,但内心的愁苦却难以抑制。
整首诗在情感的描绘上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最终在“当须报恩已,终尔谢尘缁”中达到一种解脱与释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认知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理想与真实之间的思考,以及在纷扰世俗中保持清白节操的艰难与坚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仓庚昨归候”中的“仓庚”指的是哪种鸟?
诗中提到“孤楫清川泊”,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的“盛明非不遇”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