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6:34
弱岁读群史,抗迹追古人。
被褐有怀玉,佩印从负薪。
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
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阅读了许多历史书籍,努力追寻那些古代的伟人。身穿粗布衣服却心怀美玉,佩戴印章却依然挑着柴薪。志趣相投的朋友岂是兄弟,志同道合的道理与贫富无关。孤独的根基又能依靠什么,能让我感动的正是身边的邻居。
张九龄,唐代诗人,字子容,号阮亭,晚号清溪居士,曾任宰相。以诗词和散文闻名,作品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常表现对理想与友情的追求。
《叙怀二首》是张九龄表达个人情感与志向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历史的热爱及对友谊的珍视。在唐代,士人普遍重视个人修养与理想追求,张九龄的诗恰恰体现了这一时代特征。
《叙怀二首 其一》表现了张九龄对理想、友情的深刻思考。诗开篇以“弱岁读群史”引入,表现出他年轻时对历史的渴望与追求。在古代文人中,历史教育被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因此他将古代人物视为学习的榜样。
接下来的“被褐有怀玉,佩印从负薪”则以对比手法突显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外在的贫困,显示出他不以物质条件论交情的胸怀。这里的“怀玉”象征着高尚的理想,而“负薪”则描绘了他冷静的生活现状,体现了他不畏艰难、追求理想的决心。
诗的后半部分“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进一步深化了对友情的理解,认为真正的志趣相投是友情的基础,而非血缘关系。最后两句通过“孤根”与“邻”的联系,表达了对身边邻居的感激,强调友谊的珍贵,尤其在孤独的境遇中更显得弥足珍贵。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更是对志同道合之人深情的呼唤,深刻而感人。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理想与友情的思考,表达出诗人对理想的坚定追求与对友谊的珍视,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的内心追求与情感的深厚。
张九龄在年轻时阅读了哪些书籍?
诗中“被褐有怀玉”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孤根”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