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4:08
诗词名称: 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
作者: 张九龄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
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
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
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白话文翻译:
鸿雁从北方飞来,叫声哀鸣,飞越了烟雾缭绕的风景。
它们常常怀念稻米和粮食的恩惠,怎会惧怕这江山的长久?
无论大小的鸟儿总是相伴,羽毛自然要整理整齐。
成双的野鸭在晨光中嬉戏,孤独的白鹤在夜晚警觉。
为了我它们再次南飞,特意写信寄到梅岭。
注释:
诗词背景:
诗歌鉴赏:
张九龄的《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与人文关怀的作品。诗中以鸿雁南飞为引,借景抒情,情感真挚而深刻。开篇的“鸿雁自北来”便为全诗定下了思乡的基调,鸿雁象征着远方,带来的是对故乡的无尽思念。接着,诗人提到“常怀稻粱惠”,不仅表达了对粮食的感恩,也暗示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而后“无论大小的鸟儿总是相伴”,则传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强调了友情与陪伴的重要性。最后一句“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更是将友情与思念升华,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悠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张九龄通过描写自然界的群雁,折射出人类情感的复杂与温暖,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牵挂,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惜,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鸿雁自北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思乡
B. 喜悦
C. 恐惧
D. 生气
“常怀稻粱惠”中的“稻粱”指的是什么?
A. 水
B. 穀物
C. 花草
D. 山川
诗人通过鸟类的描写表达了什么主题?
A. 自然美
B. 友情与思念
C. 战争
D. 孤独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