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6 20:4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46:06
正月彗星出,连年旱魃兴。
自应多变故,何可望丰登。
孰有回天力,谁怀济世能。
嫠居不卹纬,忧国瘦崚嶒。
正月里彗星出现,连年干旱的灾害频繁出现。
这自然会带来许多变故,怎么能够指望丰收呢?
谁能有挽救天命的能力,谁能怀有济世的志向?
孤寡的家庭不再感到安慰,忧国的情怀使我愈发瘦弱。
作者介绍:戴复古(约1040-1110),字希孟,号复古,北宋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深厚的诗理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与人间疾苦。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正月,正值自然灾害频发之际,诗人通过彗星的出现与连年干旱的结合,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百姓困境的深切关怀。
《庚子荐饥》是一首充满忧患意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灾害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的深刻思考。首句提到“正月彗星出”,不仅是对天文现象的记录,更是对国家命运的警示,彗星的出现往往被视为不祥之兆,预示着将要发生的变故。紧接着提到“连年旱魃兴”,将自然的干旱与人间的艰难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百姓生计的深切关心。
全诗在情感上显得愈发沉重,随着“自应多变故,何可望丰登”的拗口反问,诗人质疑在如此困境下是否还能期待丰收,展现出深深的无奈与绝望。接下来的两句“孰有回天力,谁怀济世能”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无力改变现状的痛苦感受,质疑世间是否还有能够拯救国家的英雄人物。
最后两句“嫠居不卹纬,忧国瘦崚嶒”将个人的苦恼与国家的悲痛结合,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时内心的焦虑与无奈。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在形式上整齐而富有节奏感。诗中运用的比喻和象征,如“彗星”与“旱魃”,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加深了其内涵。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国家和民生困境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强烈忧虑及对未来的无奈与绝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天文现象是什么?
诗人对未来的期望是什么?
“嫠居”意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戴复古的《庚子荐饥》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和民众困境的忧虑,但戴复古更侧重于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杜甫则更广泛地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痛苦。通过不同的视角,两首诗都传达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对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