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2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29:59
游子
作者:孟郊 〔唐代〕
萱草生堂阶,
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堂门,
不见萱草花。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游子在外漂泊的思乡之情。诗中描绘了母亲在堂前等待游子的情景,萱草的生长象征着母亲的思念,但游子却远在天涯,无法与母亲相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萱草”在古诗中常被用来象征母亲,传说中,萱草有忘忧的功效,诗人用此意象来表现母亲对游子的深切思念。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浪淘,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以清新脱俗和情感真挚著称,特别是在表现离愁别绪和对母亲的思念时,常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孟郊年轻时,他在外求学或游历,经历了许多艰辛,内心充满了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游子》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诗中利用简单的语言和朴素的意象,深刻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情感。在首句“萱草生堂阶”中,诗人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萱草的生长象征着母亲的关爱与思念。接着,“游子行天涯”则呈现出游子在外的漂泊与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句“慈亲倚堂门”,描绘出母亲在家门口等待游子的情景,体现出母亲的盼望和无奈。而最后一句“不见萱草花”则是对游子与母亲相见无望的感慨,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简单事物的描写,揭示了母爱与游子之间的情感纽带,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游子的思乡情和母爱的伟大,揭示了家庭与游子之间的深厚情感,表现出对亲情的眷念和对游子生活艰辛的同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萱草”象征什么?
A. 游子
B. 母亲
C. 家庭
诗中“游子行天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无奈
“慈亲倚堂门”中的“倚”是什么意思?
A. 依靠
B. 拒绝
C. 离开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