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0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04:52
洛桥晚望
作者: 孟郊 〔唐代〕
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
月明直见嵩山雪。
在天津桥下,冰层刚刚结成;
在洛阳的街道上,行人已经稀少。
榆树和柳树显得萧条,楼阁也显得空闲;
明亮的月光下,清晰可见嵩山上的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河南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季,反映了诗人在洛阳的所见所感,表现了冬天的萧瑟和孤寂。孟郊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常感到生计窘迫,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他独特的诗风。
《洛桥晚望》是一首描写冬季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简练的笔触,展现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开头两句“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描绘了初冬的寒冷,桥下的冰层刚刚形成,街道上几乎没有行人,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这种孤独感在接下来的“榆柳萧疏楼阁闲”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榆树和柳树的萧条与空荡荡的楼阁相映成趣,体现出冬天的宁静与孤寂。
最后两句“月明直见嵩山雪”则转向了自然的壮丽,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嵩山的雪景清晰可见,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内心的闲适与沉思,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这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孤独情感的深刻体验,正是孟郊诗歌的魅力所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冬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及内心的孤独感,传递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述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中提到的山是:
a) 泰山
b) 嵩山
c) 黄山
d) 华山
“洛阳陌上人行绝”表达的意思是:
a) 人来人往
b) 人迹罕至
c) 热闹非凡
d) 行人如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