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华岩寺楼望终南山赠林校书兄弟》

时间: 2025-05-07 07:20:33

诗句

地脊亚为崖,耸出冥冥中。

楼根插迥云,殿翼翔危空。

前山胎元气,灵异生不穷。

势吞万象高,秀夺五岳雄。

一望俗虑醒,再登仙愿崇。

青莲三居士,昼景真赏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0:33

原文展示:

登华岩寺楼望终南山赠林校书兄弟
作者:孟郊

地脊亚为崖,耸出冥冥中。
楼根插迥云,殿翼翔危空。
前山胎元气,灵异生不穷。
势吞万象高,秀夺五岳雄。
一望俗虑醒,再登仙愿崇。
青莲三居士,昼景真赏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登上华岩寺楼,眺望终南山的感受。诗中提到,地脊低洼如崖,耸立于冥冥的天际,楼的根部直插云端,殿宇的翅膀在空中翱翔。前面的山脉蕴含着生气,灵气无限。它的气势吞噬万物,拔尖的秀丽超越了五岳的雄伟。向远望去,俗世的烦恼顿时清醒,而再度登上高处,心中对仙境的向往愈发强烈。青莲三位居士,白天的景色与他们共同欣赏。

注释:

  • 地脊: 地面的高低起伏。
  • 亚为崖: 低洼的部分像崖一样陡峭。
  • 冥冥: 指深邃的天空或幽暗的环境。
  • 楼根插迥云: 楼的根部直插云端,形容建筑的高耸。
  • 胎元气: 形容山的生气和灵气。
  • 秀夺五岳雄: 形容其气势和美丽超过了五岳。
  • 俗虑: 俗世的烦恼。
  • 青莲三居士: 指三位居士,可能寓意高人或志同道合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卫山,唐代著名诗人,晚唐诗人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孟郊晚年,他在华岩寺楼眺望终南山的过程中,受到壮丽自然景观的启发,感受到人生的哲理与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孟郊的《登华岩寺楼望终南山赠林校书兄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首先,诗中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周围的景色,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美丽。其次,诗中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思与超脱。在高耸的楼宇与高山之下,俗世的烦恼显得微不足道,诗人希望能够超越尘世,追寻更高的精神境界。青莲三居士的提及,暗示着诗人对志同道合之人的向往与欣赏,表明他对友谊及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邃,既有对自然的崇敬,也有对生命的思索,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富有哲理的艺术效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脊亚为崖:描述地形,形容低洼的地方就像崖一样陡峭。
  2. 耸出冥冥中:强调山的高耸,似乎直通冥冥的天空。
  3. 楼根插迥云:楼宇的根部高耸,直插云层,显示出建筑的壮丽。
  4. 殿翼翔危空:殿宇的结构如同翅膀一般,飞翔于危空之中。
  5. 前山胎元气:前方的山蕴含着生气,显示出灵气。
  6. 灵异生不穷:灵气和生机是源源不断的。
  7. 势吞万象高:形容山的气势浩大,吞噬万物,显得高大无比。
  8. 秀夺五岳雄:美丽的景色超越了五岳的雄伟。
  9. 一望俗虑醒:一旦远望,世俗的烦恼都变得清晰而醒悟。
  10. 再登仙愿崇:再一次登高,心中对仙境的向往愈加崇高。
  11. 青莲三居士:提到三位志同道合的居士,暗示理想与友谊。
  12. 昼景真赏同:白天的美景与他们共同欣赏,分享这种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 “地脊亚为崖”与“楼根插迥云”通过比喻手法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 对仗: 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展现了诗的韵律之美。
  • 夸张: “势吞万象高”夸张地表现出山水的壮阔与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对世俗的超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对高山和友谊的描绘,诗人展现出一种理想化的追寻,反映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岩寺: 象征着灵性与宁静的地方,代表着修行与超脱。
  • 终南山: 代表着高远与理想,常被视为隐士的归宿之地。
  • : 代表着飘渺与自由,象征着理想的追求。
  • 青莲: 象征着高洁与理想,常用来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莲三居士”象征着什么? A. 朋友
    B. 仙人
    C. 魅力
    D. 隐士

  2. “势吞万象高”意思是: A. 形势高大
    B. 气势汹汹
    C. 吞噬万物
    D. 二者皆是

  3. 诗中提到的“俗虑”是指什么? A. 世俗的烦恼
    B. 生活的琐事
    C. 自然的美景
    D. 个人的理想

答案:

  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描绘了高山的景象,但更强调了诗人的隐逸情怀,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相比之下,孟郊的作品则更关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孟郊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归田乐 醉落魄/一斛珠 南乡子 丑奴儿 木兰花 玉楼春 河满子 武陵春·绿蕙红兰芳信歇 更漏子·露华高 采桑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彩屏 方圆殊趣 卤字旁的字 毙结尾的成语 包含屐的词语有哪些 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折价发行 热对流 包含馨的词语有哪些 炉饼 裔孙 萍水偶逢 相与有成 怨气满腹 糹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病字头的字 示字旁的字 授人口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