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杀气不在边》

时间: 2025-05-02 18:39:16

诗句

杀气不在边,凛然中国秋。

道险不在山,平地有摧輈.

河南又起兵,清浊俱锁流。

岂唯私客艰,拥滞官行舟。

况余隔晨昏,去家成阻修。

忽然两鬓雪,同是一日愁。

独寝夜难晓,起视星汉浮。

凉风荡天地,日夕声飕飗.

万物无少色,兆人皆老忧。

长策苟未立,丈夫诚可羞。

灵响复何事,剑鸣思戮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9:16

原文展示

杀气不在边,凛然中国秋。
道险不在山,平地有摧輈。
河南又起兵,清浊俱锁流。
岂唯私客艰,拥滞官行舟。
况余隔晨昏,去家成阻修。
忽然两鬓雪,同是一日愁。
独寝夜难晓,起视星汉浮。
凉风荡天地,日夕声飕飗。
万物无少色,兆人皆老忧。
长策苟未立,丈夫诚可羞。
灵响复何事,剑鸣思戮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国家动荡、社会动乱的背景下,感受到的深沉忧虑与无奈。杀气并非来自边疆,而是笼罩在整个中国的秋天;险道并非在高山,而是在平坦的土地上,战火又在河南燃起,混浊的局势使得人心惶惶。难道仅仅是个人的遭遇艰难?连官员的行舟也被阻滞,何况我这远离家乡的人。时光流逝,白发渐生,愁苦似乎没有尽头。夜深人静时,难以入眠,仰望星空,感受到深远的孤独与无助。凉风吹拂天地,日夜更迭,万物似乎都失去了色彩,人人都充满忧虑。若是长远的计划尚未成型,身为男子汉实在是可耻。再听那剑鸣声,心中唯有戮力复仇的思绪。

注释

  • 杀气:指战争的气息或气氛。
  • 凛然:形容气氛寒冷而严肃。
  • 摧輈:意为毁坏车轮,表明交通受到阻碍。
  • 清浊:指清白与混浊,象征人心的善恶。
  • 拥滞:被困阻滞,无法前行。
  • 晨昏:代指白天与黑夜,时间的流逝。
  • 两鬓雪:形容头发渐白,象征年龄增长。
  • 星汉:指广阔的星空。
  • 凉风荡天地:形容秋天的寒冷,气候的变化。
  • 长策:长远的计划或策略。
  • 丈夫:指成年男子,通常有担当之意。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诗中所表述的国家动乱、个人遭遇艰难,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不安,尤其是当时的藩镇割据与战乱频仍,给作者带来了深切的忧虑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诗人,字东野,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是“诗豪”之一,以其豪放激昂的风格而闻名。孟郊在政治上不太顺利,仕途坎坷,经历了多次科举失败,直到晚年才得以担任小官职。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创作背景

《杀气不在边》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国家局势动荡,民间战乱不断,导致士人普遍感到忧虑与苦闷。孟郊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杀气不在边》是一首深具社会关怀和个人情感的诗作。开篇即以“杀气不在边”引入,表明作者对国家动荡的敏感,杀气并非来自边疆,而是无处不在,暗示着社会的不安。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险道、战乱,展现出平民百姓的苦难。尤其是“河南又起兵”,生动描绘了当时地方割据和民间起义的现状,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忽然两鬓雪”深刻反映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情与沧桑,个人虽在夜深人静中思索,却难以找到出路。星空的描绘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呈现,更是诗人内心孤独感的象征。随着“万物无少色,兆人皆老忧”,诗人进一步引申出对社会的深刻批判,表达了对未来的失望与对现状的无奈。

最后两句“长策苟未立,丈夫诚可羞”则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自省,直白地表达了对男子汉应有担当的追求,反映出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对理想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杀气不在边:战争的气氛并不只存在于边疆,而是弥漫在整个国家。
  • 凛然中国秋:即使是秋天的自然景象,也显得严肃、冷峻。
  • 道险不在山:危险并非源于高山,而是身处平地也可能遭遇险境。
  • 平地有摧輈:在平坦的土地上,交通受阻,生活困扰。
  • 河南又起兵:河南地区再起战乱,再次揭示社会动荡。
  • 清浊俱锁流:清白与混浊的局面交织,民众的心情也被锁住。
  • 岂唯私客艰:不仅是个人的遭遇艰难,社会普遍面临困境。
  • 拥滞官行舟:连官员的出行都受到阻碍,表明社会的混乱。
  • 况余隔晨昏:何况我身处他乡,日夜思念家乡的心情。
  • 去家成阻修:离家远行,成为了修行的障碍。
  • 忽然两鬓雪:年岁渐长,白发渐生,感慨时光的无情。
  • 同是一日愁:感受到的愁苦却是一成不变的。
  • 独寝夜难晓:独自入睡,常常难以入眠,思绪纷乱。
  • 起视星汉浮:起身仰望星空,思考人生的意义。
  • 凉风荡天地:凉风萧瑟,天地间充满了寒意。
  • 日夕声飕飗:昼夜交替,声响不断,象征着生活的无常。
  • 万物无少色:万物失去了生机,世界显得暗淡无光。
  • 兆人皆老忧:每个人都陷入忧虑,沉重的社会氛围。
  • 长策苟未立:长远的计划尚未成型,表明对未来的迷茫。
  • 丈夫诚可羞:身为男子汉,若无作为,实在令人羞愧。
  • 灵响复何事:再次听到剑鸣,心中思绪万千,渴望复仇与正义。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国家的动乱比作杀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的紧张氛围。
  • 对仗:全诗多处运用对仗,如“清浊俱锁流,岂唯私客艰”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用“凉风荡天地”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表现出秋天的萧瑟与忧伤。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国家动荡、个人命运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生的无奈。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映射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表明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理想的渴望,传达出一种悲壮而又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杀气:象征战争与动乱,表现出社会的不安。
  • :代表凛冽的气候,也象征人生的衰老与无情。
  • 星汉:象征孤独与思考,表现出对宇宙和人生的哲学思考。
  • 凉风:象征自然的变化,反映出内心的忧愁。
  • 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杀气不在边”,意指什么? A. 战争来自边疆
    B. 战争弥漫整个国家
    C. 战争不再发生
    D. 和平的到来

  2. “岂唯私客艰”中“私客”指代谁? A. 官员
    B. 普通百姓
    C. 诗人
    D. 战士

  3. 诗中提到的“河南又起兵”反映了什么? A. 经济繁荣
    B. 战乱频仍
    C. 人民安居
    D. 社会和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孟郊《杀气不在边》杜甫《春望》的对比:

两首诗都反映了动乱时期的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但孟郊的诗更强调个人在动荡中孤独无助的感受,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兴亡与百姓的苦难。孟郊的诗风格更为豪放激昂,情感深沉;杜甫则体现出一种沉重的社会责任感与人道关怀。两者在主题上相辅相成,共同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国家与社会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 《诗经与汉唐诗词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江城子(登小吴台小饮) 江城子 江城子 春日感旧 江城子 江城子 秋怀 江城子 江城子令 江城子·渡头犹唱棹歌声 江城子 江城子 其一 新酒初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豆字旁的字 高山密林 意宪 促寿 治一经,损一经 包含率的成语 戈字旁的字 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晨秦暮楚 反犬旁的字 髈兜 载开头的成语 目字旁的字 沦涟 杜门绝迹 差开头的成语 鬼哭狼嗥 怀才不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