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2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7:16
作者: 史声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施食池腥龙戏钵,长明灯暗鼠偷油。
在施食的池塘里,腥气扑鼻,龙在玩耍着碗;而长明灯下,黑暗中老鼠在偷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施食”和“龙”都可以看作是对古代神话和民俗的隐喻,象征着人类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敬畏与调和。
作者介绍: 史声,南宋时期的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现实的观察,风格清新、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某个特定场合下,观察到的景象引发的灵感,反映出社会生活中的细节和人们日常行为的隐喻。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两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交织。开头的“施食池腥龙戏钵”,通过“施食”引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场景,龙的调皮嬉戏则暗示了自然的力量和灵动。龙在中华文化中常被视为祥瑞的象征,寓意着生机与希望。而“长明灯暗鼠偷油”则转向了另一种氛围,神秘的黑暗中,老鼠的偷窃暗示了生存的艰难与人性的阴暗面。这样一正一反的对比,使全诗在意境上形成鲜明的对照,既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也揭示了生活中的阴暗角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反映了生活的两面性,既有自然的生机勃勃,也有社会的阴暗面,揭示了人性中善与恶的斗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施食池腥”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长明灯暗鼠偷油”中的“长明灯”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史声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生活的细节和人性的反思,而后者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二者的情感基调和主题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