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5:3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36:39
摘红英
作者:赵汝茪〔宋代〕
东风冽。红梅拆。画帘几片飞来雪。
银屏悄。罗裙小。一点相思,满塘春草。
空愁切。何年彻。不归也合分明说。
长安道。箫声闹。去时骢马,谁家系了。
东风凛冽,红梅盛开。画帘几片雪花飞舞而来。
银屏悄然,罗裙轻盈。心中一点相思,满塘春草茂盛。
空自愁苦,何时才能明白?不归的人也应该清楚地说出来。
长安之路,箫声喧闹。离去时的骢马,究竟是哪个家系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长安:指的是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繁华与喧闹。
骢马:古代名马,常用来比喻高贵或重要的人物。
作者介绍
赵汝茪,字子华,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写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摘红英》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赵汝茪在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爱情的思考,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
《摘红英》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深刻而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人们内心的情感。开头的“东风冽”与“红梅拆”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寒冷与温暖、孤独与美好的冲突。诗中对春草的描写,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到来,但同时又夹杂着相思的苦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全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爱情的追忆。尤其是诗末提及“长安道”的箫声,构建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场景,令读者感受到那种离别的哀愁与对往昔的怀念。整体而言,赵汝茪以简练而富有音韵美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思索与感慨,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愁苦,探讨了爱情与思念的主题,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红梅拆”意指什么?
A. 红梅开放
B. 红梅凋谢
C. 红梅未开
D. 红梅飘落
诗中提到的“长安道”代表什么?
A. 繁华与喧闹
B. 寂静与孤独
C. 辽阔与广阔
D. 乡村与田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诗人同样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恋人的思念,但情感表达更为直接和强烈,与赵汝茪的细腻与含蓄形成鲜明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