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7:57
浣溪沙
作者: 汪蘅 〔清代〕
唾碧衫娇腻泪痕。
衍波笺赠咏花人。
心头滋味剩酸辛。
闷倚玉栏思甚事,
祗因春去易销魂。
夕阳红上画罗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因春天的离去而产生的愁苦与惆怅。她的翠色衫上沾染着泪痕,仿佛在诉说着她的悲伤。她将写有花的诗纸送给了歌咏花卉的人,流露出心中酸楚的滋味。她在玉栏上倚靠,思绪万千,心中满是惆怅,似乎一切都是因为春天的逝去,容易让人神魂颠倒。最后,夕阳映照在她的罗裙上,显得格外美丽,却又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
“咏花”可以联系到古代文人对花的吟咏,象征着对美景的欣赏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汪蘅(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因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而受到瞩目。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风格清新婉约。
此诗创作于春天即将结束之时,诗人面临春日的消逝,心中不免产生了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惆怅。
《浣溪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深切感受。开篇用“唾碧衫娇腻泪痕”形象地描绘出女子的悲伤,泪水沾染了翠色的衣衫,突出了她的柔弱和脆弱,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接着“衍波笺赠咏花人”,不仅表现了她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春天的美好已经难以重现。
而“心头滋味剩酸辛”则直接表达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春天的短暂与美好让人难以忘怀,留下的只有酸楚和不甘。她“闷倚玉栏思甚事”,这种倚靠的姿态透露出一种无奈,也让人感受到她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最后一句“夕阳红上画罗裙”,夕阳的映照让她的裙子如画般美丽,却也暗示着日暮的到来和春天的结束,留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将春天的美丽与逝去的惆怅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美好事物消逝时的无奈与心痛,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诗中“唾碧衫”中的“唾”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咏花人”是指谁?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