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3:08
风生崖木响,霭散洞门宽。
幽径盘危入,青天一面看。
三冬僧定煖,五月客游寒。
纵有通神笔,亦应图出难。
风吹动悬崖上的树木,发出响声,云雾散去,山洞的门显得宽阔。
幽静的小路蜿蜒而上,直通向高处,仰望青天一片明亮。
三冬时节,僧人静坐在温暖的地方,而五月的游客却感到寒冷。
即使有神奇的笔,也难以描绘出这幅美景的真实。
无明显特定典故,但诗中提到的“僧”和“客”是常见的文化意象,反映了隐居与游历的对比。
蒋纬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他以山水诗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思考。
本诗可能是诗人游览澹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山水的深刻观察和内心的哲理思考。开篇通过“风生崖木响,霭散洞门宽”两句,描绘出一种生动而静谧的自然状态,风的声音和云雾的消散让人感到生命的律动。接着“幽径盘危入,青天一面看”,作者用“幽径”与“青天”的对比,表现了攀登的艰难与豁然开朗的感觉,暗示着追求真理与心灵自由的旅程。
后两句中,诗人通过“冬天的僧人”和“五月的客人”的对比,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感受。虽然是在温暖的三冬,僧人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而五月的游客却感到寒冷,这其中隐含了对于生活状态和心境的深思。
最后一句“纵有通神笔,亦应图出难”,则是对艺术创作的自省,表达了即使是技艺高超的画家,也难以完全捕捉大自然的深邃与复杂。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深刻探讨了人类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很高的哲理性与艺术性。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探讨了人类内心的宁静与纷扰,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中“风生崖木响”的意思是?
A. 风吹动树木
B. 风刮得很大
C. 风没有声音
D. 风没有影响
“三冬僧定煖”的意境是什么?
A. 寒冷
B. 宁静
C. 热闹
D. 忙碌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什么态度?
A. 自信
B. 无奈
C. 矛盾
D. 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