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皇帝上( 一作丘 )礼抚事述怀应制》

时间: 2025-05-02 21:54:27

诗句

大君忘自(一作物)我。

应(一作膺)运居紫宸。

揖让期明辟。

讴歌且顺人。

轩宫帝图盛。

皇极礼容申。

南面朝万国。

东堂会百神。

云陛旗常满。

天庭玉帛陈。

钟石和睿思。

雷雨被深仁。

承平信娱乐。

王业本艰辛。

愿罢瑶池宴。

来观农扈春。

卑宫昭夏德。

尊老睦尧亲。

微臣敢拜手。

歌舞颂维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54:27

原文展示

奉和皇帝上( 一作丘 )礼抚事述怀应制
作者:陈子昂

大君忘自一作物我。
应一作膺运居紫宸。
揖让期明辟。
讴歌且顺人。
轩宫帝图盛。
皇极礼容申。
南面朝万国。
东堂会百神。
云陛旗常满。
天庭玉帛陈。
钟石和睿思。
雷雨被深仁。
承平信娱乐。
王业本艰辛。
愿罢瑶池宴。
来观农扈春。
卑宫昭夏德。
尊老睦尧亲。
微臣敢拜手。
歌舞颂维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期盼。诗人强调皇帝应当重视民生,放弃奢华的宴会,亲临田野,了解农民的辛苦,以实现真正的治国理政。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愿意辅佐皇帝,共同建设美好的社会的决心。

注释

  • 大君:指皇帝。
  • 紫宸:指皇宫。
  • 揖让:行礼与让位的仪式,指君主应有的礼节。
  • 轩宫:指皇宫,古代帝王所居之处。
  • 南面:古代帝王朝向南面而坐,象征权威。
  • 玉帛:古代的贡品,象征财富和权力。
  • 承平:国家安宁、社会和谐的状态。
  •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象征奢华的宴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龙,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在诗歌上开创了"古风"体裁,强调表现个人情感与历史感。其作品常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初期,正值国家尚未稳定,社会动荡。诗人以此诗表达对皇帝的忠诚希望,以及对国家繁荣的渴望,借以呼唤统治者关注民生,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对皇帝的敬仰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诗中通过描绘皇宫的富丽与国家的权威,反衬出当时社会的复杂与不安,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诗人呼吁皇帝应当低调做事,真正关心百姓的生计,放弃奢华的生活,深入民间,了解到百姓的需求。通过“愿罢瑶池宴,来观农扈春”的意象,诗人强调了农田的重要性,表达出对农业的重视,显示出对国家根本的关心。

全诗在用词上简练而富有力量,句式的对仗与韵律感增强了诗的气势,展现出陈子昂的文学才华。同时,诗中的历史感与现实感交织,既表达了对历史伟业的缅怀,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皇帝的赞美,更是对国家与民生的深思与呼唤,体现了诗人作为文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君忘自一作物我:皇帝是否已忘记自己的职责,成为万民的依靠。
  2. 应一作膺运居紫宸:应当承载运命,居于紫宸之中,指代皇帝的尊贵地位。
  3. 揖让期明辟:希望皇帝能以礼相待,明辨是非。
  4. 讴歌且顺人:赞美统治,顺应民意。
  5. 轩宫帝图盛:描述皇宫的壮丽与帝王的宏图。
  6. 皇极礼容申:强调皇帝的礼仪与庄重。
  7. 南面朝万国:南面而坐,象征对外的权威。
  8. 东堂会百神:在东堂祭祀众神,展现国家的宗教信仰。
  9. 云陛旗常满:希望旗帜高扬,国家繁荣。
  10. 天庭玉帛陈:天庭的财富与贡品,象征国家的富裕。
  11. 钟石和睿思:希望能有智慧与仁德,和谐社会。
  12. 雷雨被深仁:大雨雷电象征上天的恩泽,深切的仁爱。
  13. 承平信娱乐:在承平日子里,人民安乐。
  14. 王业本艰辛:治国理政本是艰辛之事。
  15. 愿罢瑶池宴:希望皇帝放弃奢华的宴会。
  16. 来观农扈春:愿意亲临田间,了解农民的生活。
  17. 卑宫昭夏德:在简陋的宫殿里,展现德行。
  18. 尊老睦尧亲:尊重长辈,和谐家庭。
  19. 微臣敢拜手:作为微臣,愿意恭敬拜手。
  20. 歌舞颂维新:用歌舞来颂扬新的变革。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将皇帝的权威与社会的安宁进行对比,强化意象。
  • 象征:通过“瑶池宴”象征奢华生活,呼唤简朴与务实。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呼吁皇帝应当关注民生,抛弃奢华,亲近百姓,以实现国家的真正繁荣与安定,体现了诗人忠诚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皇宫:象征权力与威严。
  • 农田:象征民生与根本。
  • 瑶池:象征奢华与享乐。
  • 旗帜:象征国家的尊严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大君”指的是谁?

    • A. 皇帝
    • B. 大臣
    • C. 文人
  2. 诗人呼吁皇帝放弃什么?

    • A. 祭祀
    • B. 奢华的宴会
    • C. 文学创作
  3. 诗中“愿罢瑶池宴”体现了什么主题?

    • A. 对奢华生活的向往
    • B. 对民生的关怀
    • C.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子昂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对国家事务的关心,而李白则是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与豪情。杜甫的《春望》同样关注民生,但其基调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送杨申职方通判信州 依韵和资政侍郎雪後登看山亭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五 警露 范饶州夫人挽词二首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 随州钱相公挽歌三首 送张生还和州 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二首 送薛公期比部归绛州展墓 鸡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支辞 奇山异水 示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旨诣 油翼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不拗众 廾字旁的字 青堂瓦舍 鱼字旁的字 拔赵帜立赤帜 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醉开头的成语 客位 略地侵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