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3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8:36
香刹悬青磴,飞楼界碧空。
石门栖怖鸽,慈塔绕归鸿。
有法将心镜,无名属性通。
从来乐幽寂,寻觅未能穷。
香火缭绕的寺庙悬在青色的台阶上,飞檐高楼与碧空相接。
石门上栖息着惊慌的小鸽子,慈悲的塔楼环绕着归来的大雁。
有一种法门能够映照心灵的明镜,无名的属性通达一切。
从来乐于幽静安宁,然而寻求这种境界却始终未能穷尽。
本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慈塔”和“归鸿”等意象,常在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中出现,代表着宁静和归属。
欧阳衮,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风格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见长,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佛教文化繁盛时期,宗教信仰和自然景观交织在一起,诗人通过描绘寺庙和自然,表达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神光寺》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宁静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开篇“香刹悬青磴,飞楼界碧空”,画面生动,展现出一幅高耸的寺庙和蓝天相映的美丽景象,给人以清新之感。接下来的“石门栖怖鸽,慈塔绕归鸿”,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寺庙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表现出一种微妙的矛盾感。小鸽子的惊慌和归鸿的慈悲,象征着不同生命状态的交融。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内心的探索,“有法将心镜,无名属性通”,表达了诗人对一种超越名相、直达心灵深处的法门的向往,显示出一种哲理的思考。最后一句“从来乐幽寂,寻觅未能穷”,则是对内心宁静的坚持与渴求,虽然未能完全实现,但仍然乐于追求。
整首诗通过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哲理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唐诗的独特魅力。
全诗主要体现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香刹悬青磴”中“青磴”指什么?
A. 绿色的山
B. 青色的台阶
C. 青色的水
D. 青色的树
诗中提到的“归鸿”象征什么?
A. 失落
B. 归属与安宁
C. 远行
D. 迷惘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对宁静的向往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名声的追求
可以将《神光寺》和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者都展现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但表达的方式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王维的诗更强调自然的宁静,而欧阳衮则更深入内心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