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1:27
丁未岁春过西湖宝藏寺作
作者: 张元干〔宋代〕
湖垠取微径,窈窕松门深。
中有古佛屋,阒无人足音。
春云带飞雨,冷色来苍岑。
孰知戎马盛,但见藤萝阴。
平生云卧想,正欲幽梦寻。
不减避世士,契此太古心。
在湖边的小路上,幽静的松树门深邃而清幽。
里面有一间古老的佛殿,四周寂静无人。
春天的云彩带着细雨,冷色的阴影笼罩着苍翠的山岑。
谁能知道世事的纷扰,只看到藤萝的阴影。
我平生常常在云间遐想着,正想去寻找那幽静的梦境。
这并不减损我作为避世之士的志向,契合了我内心的古老情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元干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丁未年春日,作者游览西湖宝藏寺,受到周围宁静环境的启发,表达了他对世事纷扰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张元干的《丁未岁春过西湖宝藏寺作》是一首表现春日西湖景色与内心情感的诗作。全诗虽短,却涵盖了丰富的意境和深邃的思想。开篇通过“湖垠取微径,窈窕松门深”描绘出西湖的静谧与美丽,给人一种幽深的感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似乎时间在这里停滞,只有自然的声音在耳边回响。
接下来的“春云带飞雨,冷色来苍岑”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天空,春天的云和细雨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淡淡的忧伤和清冷的感觉。这种自然景象不仅是诗人眼中的景色,更反映了他内心的感受,似乎在诉说着对世事的惋惜。
“孰知戎马盛,但见藤萝阴”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外界动荡的无奈,虽然身处宁静的环境,却无法逃避内心对世界的思考。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平生云卧想,正欲幽梦寻”,他渴望在这片宁静中找到内心的归属与安宁。
最后两句“不减避世士,契此太古心”,更是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虽身处世外,却心系古老的哲思与心灵的追求。整首诗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世事的无奈与思考,以及对内心深处古老哲理的追求。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平和,通过描绘春日的西湖,展现了其隐士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湖垠取微径”描绘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象?
“孰知戎马盛”中的“戎马”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幽梦”的追求代表了他什么样的心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