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时间: 2025-05-07 07:27:20

诗句

还闻天竺寺,梦想怀东越。

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

送君游此地,已属流芳歇。

待我来岁行,相随浮溟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7:20

原文展示: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李白

还闻天竺寺,梦想怀东越。
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
送君游此地,已属流芳歇。
待我来岁行,相随浮溟渤。

白话文翻译:

我还听说天竺寺,你在心中向往着东南的故乡。
每年当海边的树木结霜时,桂花在秋月下纷纷落下。
送你去游览这个地方,已经是我名声的结束。
期待明年我能去,与你一起游览海洋和渤海。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竺寺:指的是位于中国的一座佛教寺庙,象征着信仰和灵修的场所。
  • 梦想:渴望,想念。
  • 海树霜:指海边的树木在霜寒的季节。
  • 桂子:指桂花,是秋季的象征。
  • 流芳:流传美名,芳名。

典故解析:

  • 天竺寺:天竺是古代对印度的称呼,代表着佛教和文化的源头。
  • 桂花:在中国文化中,桂花象征着高洁和思念,常与秋季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李白一生游历四方,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是李白为朋友崔十二送行所作,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祝福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唐代是一个开放和繁荣的时代,文化交流频繁,使得诗人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创作灵感。

诗歌鉴赏: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送别诗,展现了李白对友人的美好祝福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天竺寺”的提及,不仅是对佛教文化的向往,更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对“海树霜”和“桂子落秋月”的描绘,诗人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之情,表现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使得诗句流畅而富有韵律。诗人通过对季节变化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这句,既描绘了秋季的景象,也引发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诗人以“待我来岁行,相随浮溟渤”收尾,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美好期待,充满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还闻天竺寺,梦想怀东越:我还听说了天竺寺,心中怀念着东南的故乡。
  • 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每年在海边树木结霜时,桂花在秋月下纷纷落下。
  • 送君游此地,已属流芳歇:送你去游览这个地方,已是我名声的结束。
  • 待我来岁行,相随浮溟渤:期待明年我能够去,与你一同游览大海和渤海。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海树霜”和“桂子落”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美感。
  • 意象:用“天竺寺”象征信仰和心灵的归宿。
  • 拟人:桂花的凋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故人的思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送别的描写,表达了李白对友谊的珍贵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出唐代人们对友情、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竺寺:象征着信仰和灵修的场所。
  • 桂子:象征高洁、思念和秋季的情感。
  • 海树霜:象征自然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中提到的寺庙是哪个?

    • A. 嵩山寺
    • B. 天竺寺
    • C. 白马寺
  2. 诗中桂花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思念
    • C. 权力
  3. 李白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什么情感?

    • A. 嫉妒
    • B. 忧伤与期待
    • C. 冷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 - 王维
  • 《送友人》 - 李白

诗词对比:

  • 《赠友人》(王维)与《送崔十二游天竺寺》在送别的主题上相似,但王维更注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的感受;李白则表现出更为豪放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李白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东方朔图 垂虹别意图 题画九首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 其五 琵琶美人图 题画廿四首 落花图 题画四首 莫贪婪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 其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麤重 违阻 照功行赏 旧雨重逢 尣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不几 一曲之士 纤毫 一而再,再而三 止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米字旁的字 蜗利蝇名 齐大非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