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3:25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作者:李白
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
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
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越。
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
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
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
一度浙江北,十年醉楚台。
荆门倒屈宋,梁苑倾邹枚。
苦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
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
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
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
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
我曾在黄鹤楼与友别离,岁月如梭,已经是淮海的秋天。
落叶纷纷,随风飘散,各自流向洞庭湖。
中年后再也没有见到你,我在吴越游荡。
我在何处思念你?天台的月光照耀着绿萝。
会稽的风月真好,却又绕着剡溪回旋。
云山从海上升起,人物如镜中映现。
我曾去过浙江北方,十年醉倒在楚台。
荆门倒映着宋朝的影子,梁苑却倾斜如邹枚。
我苦笑自己夸张,知音又在何处呢?
大盗割断鸿沟,仿佛风扫落叶一般。
我并非济世之才,暂且隐居于屏风叠。
午夜望天思念,心里想着你。
明天我将拂衣而去,永远与海鸥为伴。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一生游历广泛,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风格豪放飘逸,极富个性。
这首诗写于李白晚年,他在庐山隐居,心中思念好友王判官。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反映出他对人生与时光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友人的往昔,展现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对友谊的珍视。开篇提到的“黄鹤楼”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地方,代表着李白与友人曾经的美好回忆。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孤独,尤其是“中年不相见”的感叹,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诗中频繁使用自然景象,如“落叶”、“天台绿萝月”等,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李白以精妙的比喻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孤寂而又美丽的氛围。诗中“五十岁时,十年醉楚台”更是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虽然他在饮酒作乐,但内心却依旧怀念与友人的纯真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李白特有的浪漫精神和对友情的热爱,令人感动。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体现了李白豪放而又细腻的个性。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黄鹤楼”位于哪个城市?
诗中提到的“天台”指的是哪种意象?
“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