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7:38
送范山人归泰山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鲁国的客人抱着白鹤,告别我去往泰山。
刚出发时如同一片浮云,隐没在青翠的山崖之间。
高高的天门就在眼前,太阳的观景台近在咫尺。
云山的美景无法与之相比,这次出行何时才能归来?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白与友人范山人分别之际,范山人去往泰山,李白为其送行,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重聚的期盼。
《送范山人归泰山》是一首描写友人离别的送行诗,展现了李白对友谊的珍视与对自然的崇敬。诗的开头以“鲁客抱白鹤”引入,既展现了友人的身份,也赋予了其高洁的象征,似乎预示着友人将要踏上追求理想的旅程。接下来两句描绘了友人初行时的状态,仿佛轻盈如云,隐没在青山之间,诗人用“片云”来形容友人出发时的轻松与自由,体现了对友人追求自由生活的祝福。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更为宏伟的自然景观。通过“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的描写,展现了泰山的壮丽与崇高,仿佛在鼓励友人勇攀高峰,追求更高的理想。当诗人感叹“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时,既流露出对友人未来的期待,也带有一种无奈与惆怅,仿佛在感叹人生的短暂与分离的痛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山川壮美的描绘,又有对友人离去的深切思念,展现了李白的豪情与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离别与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体现了李白的豪放与深情。
诗词测试:
诗中“鲁客”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白鹤”象征什么?
“此去何时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