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预作冬至》

时间: 2025-05-04 00:33:44

诗句

紫坛曾从奠琳琅,亲被天人玉冕光。

今日黄州山下寺,五更闻雁满霜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3:44

原文展示:

紫坛曾从奠琳琅,亲被天人玉冕光。今日黄州山下寺,五更闻雁满霜林。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紫色的祭坛上参与祭祀,亲自感受到天人所赐的玉冠光芒。如今身处黄州山下的寺庙,五更时分听到雁群飞过,满林霜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紫坛:指帝王祭祀的祭坛,因古代帝王祭祀时所用的祭坛多为紫色,故称。
  • 奠琳琅:指祭祀时陈列的珍贵祭品。
  • 天人:指天子,即皇帝。
  • 玉冕:皇帝的冠冕,象征皇权。
  • 黄州:地名,今湖北省黄冈市。
  • 五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五更为天快亮时。
  • 霜林:结满霜花的树林。

典故解析:

  • 紫坛、玉冕:这些词汇涉及古代帝王祭祀的场景,体现了诗人曾经参与皇家祭祀的经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反映了他在黄州时的孤寂与对往昔的回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张耒被贬至黄州期间,表达了他对过去荣耀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沧桑与孤寂。首句回忆昔日参与皇家祭祀的荣耀,紫坛、玉冕的光芒象征着皇权的辉煌。后两句则转向现实,黄州山下寺庙的孤寂景象,五更时分的雁声和满林霜花,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过去荣耀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怀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紫坛曾从奠琳琅”,回忆过去参与皇家祭祀的场景,奠琳琅指珍贵的祭品,体现了诗人的荣耀经历。
  • 次句“亲被天人玉冕光”,进一步强调诗人曾亲身体验皇权的辉煌,玉冕光象征着皇权的荣耀。
  • 第三句“今日黄州山下寺”,转向现实,黄州山下寺庙的孤寂景象,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
  • 末句“五更闻雁满霜林”,通过五更时分的雁声和满林霜花,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的孤寂与对过去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寂与对过去的怀念。
  • 象征:紫坛、玉冕的光芒象征皇权的辉煌,雁声和霜林象征孤寂与凄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荣耀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沧桑与孤寂,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坛、玉冕:象征皇权的辉煌。
  • 黄州山下寺:象征孤寂与凄凉。
  • 五更、雁声、霜林: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孤寂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紫坛”指的是什么? A. 帝王祭祀的祭坛 B. 紫色的花坛 C. 紫色的宫殿 D. 紫色的山峰

  2. 诗中“玉冕光”象征什么? A. 皇权的辉煌 B. 玉石的光芒 C. 太阳的光芒 D. 月亮的光芒

  3. 诗中“五更闻雁满霜林”营造了什么氛围? A. 热闹的氛围 B. 凄凉的氛围 C. 欢乐的氛围 D. 平静的氛围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反映了被贬后的孤寂与对过去的怀念。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张耒此诗与苏轼的《赤壁赋》都反映了被贬后的孤寂与对过去的怀念,但张耒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苏轼的《赤壁赋》则更侧重于对历史和自然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张耒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查询

鹧鸪天(寿何簿乃尊)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阳羡总部竞渡) 鹧鸪天 鹧鸪天·写定倚軨集,自题卷尾 鹧鸪天 其二 泸定桥 鹧鸪天 岁末寄人 鹧鸪天 鹧鸪天十九首 其十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己字旁的字 跑肚 善喻 马口柴 果然如此 立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胁肋 包含雷的词语有哪些 失墒 豕而负涂 猢狲入布袋 示字旁的字 黎丘丈人 口字旁的字 称量而出 几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