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堂四首》

时间: 2025-05-01 00:28:52

诗句

老翁还作小儿情,手种芭蕉为雨声。

便有微泉出堂下,一泓清彻照轩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8:52

原文展示:

东堂四首 张耒 〔宋代〕

老翁还作小儿情,手种芭蕉为雨声。 便有微泉出堂下,一泓清彻照轩楹。

白话文翻译:

一位老者仍怀有孩童般的情感,亲手种植芭蕉,只为听那雨打芭蕉的声音。 于是,堂下便有了一股细小的泉水,一池清澈的水映照着廊柱。

注释:

  • 老翁:年老的人。
  • 小儿情:孩童般的天真情感。
  • 芭蕉:一种植物,叶子宽大,雨打时声音清脆。
  • 微泉:细小的泉水。
  • 泓:一池水。
  • 清彻:清澈透明。
  • 轩楹:廊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生活和个人情感。这首诗《东堂四首》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晚年,隐居东堂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老翁种植芭蕉和堂下泉水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的“老翁还作小儿情”一句,表达了作者虽年老但心境依旧年轻,对生活充满好奇和热情。芭蕉和泉水的意象,不仅增添了诗的画面感,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亲近。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追求自然和谐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老翁还作小儿情”,表达了作者虽年老但心态依旧年轻,对生活充满热情。
  • 第二句“手种芭蕉为雨声”,通过种植芭蕉来听雨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声音的喜爱。
  • 第三句“便有微泉出堂下”,描绘了堂下泉水的景象,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 第四句“一泓清彻照轩楹”,以清澈的泉水映照廊柱,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老翁比作小儿,赋予了老翁年轻的心态。
  • 比喻:用“一泓清彻”来形容泉水,增强了泉水的清澈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老翁种植芭蕉和堂下泉水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情。

意象分析:

  • 芭蕉:象征着自然的声音和生活的乐趣。
  • 泉水:象征着清澈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老翁”指的是什么? A. 年轻的男子 B. 年老的人 C. 小孩子 答案:B

  2. 作者种植芭蕉的目的是什么? A. 为了观赏 B. 为了听雨声 C. 为了食用 答案:B

  3. 诗中的“微泉”指的是什么? A. 大河 B. 细小的泉水 C. 湖泊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张耒的《东堂四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物,但张耒的诗更注重生活的细节和个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诗歌背景。

相关查询

九月望日同君谟侍郎泛西湖夜饮 和元居中风水洞上祖龙图韵 飞仙岭 冬日郡斋书事 次韵清明日西湖 次韵蔡君谟侍郎寒食西湖 酬周开祖示长调见索诗集 塞垣春(寄子山) 望江南(闺情) 御街行·夭非花艳轻非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视若路人 广字头的字 龙字旁的字 矮子里拔将军 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巨奸大猾 廾字旁的字 寿终正寝 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照瞩 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公养 角字旁的字 摩顶至足 助边输财 芒种 淑人君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