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6:30
原文展示:
风雩感贤游,嘉节偶乘兴。人稀好鸟语,麦秀春野静。澄波漾清洛,游子渡明镜。南山夜来雨,云日淡相应。解鞍憩高柳,览物动新咏。优游徒侣喜,丰熟蔬果盛。官闲省文檄,俗古少喧竞。乘闲辄独游,兹焉乐吾性。
白话文翻译:
在风雩之地感慨贤人的游历,美好的节日偶然激发了兴致。人迹稀少,鸟语悦耳,麦田秀美,春野宁静。清澈的波涛在洛水上荡漾,游子如同渡过明镜一般。南山夜间的雨水,使得云日显得淡雅相应。解下马鞍在高柳树下休息,观赏景物激发了新的诗咏。悠闲的旅伴感到喜悦,丰富的蔬果成熟繁盛。官场闲暇,省去了文书的繁琐,古风淳朴,少有喧嚣竞争。趁着闲暇常常独自出游,在这里享受我的天性之乐。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在官场闲暇之余,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上巳日(农历三月初三)独自游览洛水河岸时所作。上巳日是古代的一个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张耒在此日独自出游,感受自然美景,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上巳日独自游览洛水河岸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风雩感贤游”一句,既表达了对古代贤人游历的感慨,也暗示了自己的游历之志。“澄波漾清洛,游子渡明镜”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洛水清澈如镜的美景,以及游子渡河的情景。整首诗情感平和,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乘闲辄独游,兹焉乐吾性”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享受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风雩”是指什么? A. 古代地名 B. 古代节日 C. 古代乐器 D. 古代书籍
诗中的“澄波漾清洛”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清澈的水波在洛水上荡漾 B. 清澈的水波在江水上荡漾 C. 清澈的水波在湖水上荡漾 D. 清澈的水波在海水上荡漾
诗中的“游子渡明镜”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的“兹焉乐吾性”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 A. 对官场的厌倦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D. 对喧嚣竞争的逃避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