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4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41:11
百花亭
白居易 〔唐代〕
朱槛在空虚,凉风八月初。
山形如岘首,江色似桐庐。
佛寺乘船入,人家枕水居。
高亭仍有月,今夜宿何如。
在空旷的地方,朱红的栏杆映衬着凉爽的风,正值八月初。山的轮廓像岘山的顶端,江水的颜色如同桐庐的景色。乘船可到佛寺,人们的家就靠近水边居住。高高的亭子上依旧有明月,今晚我该如何安宿呢?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情真意切而著称,常常关注民生疾苦,表达对社会的关怀。白居易的作品多以叙事和抒情结合,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百花亭》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动之际,白居易借此诗表达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描绘的景色与情感反映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百花亭》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朱槛在空虚,凉风八月初”引入,展现出一种清新、凉爽的意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一处幽静的环境。接下来的“山形如岘首,江色似桐庐”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示了山水的美丽,充满了诗情画意。
诗中提到“佛寺乘船入,人家枕水居”,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流露出一种人间仙境的理想。而最后两句“高亭仍有月,今夜宿何如”则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引发了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沉思,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增加了诗的哲理性与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白居易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对生命的感悟,既有自然的美感,又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对归宿的追求与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百花亭》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江色似桐庐”意图表达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今夜宿何如”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