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7:38
挽王大夫
作者: 徐照
两行身为郡,里中如不知。
民归清净化,家似困穷时。
秦木凄秋韵,湘云结暮姿。
若无遗爱在,何得后人思。
这位王大夫在世时,虽身为郡守,却在乡里如同无闻。百姓们归于安宁,家庭却似乎困顿如昔。秦地的树木在秋天显得凄凉,湘江的云彩在傍晚显得淡雅。如果没有他留下的美德,后人又怎会怀念他呢?
本诗提到的“秦木”和“湘云”均为地理意象,分别代表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区。秦地可以指代古代的西北地区,湘则是指代南方的湘江流域,代表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背景。同时,诗中提到的“遗爱”则强调了一个人对后世的影响与价值。
作者介绍:
徐照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是为了悼念一位王大夫,表达了诗人对王大夫一生的缅怀与敬意。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诗人对政治的沉重感受与对民生的关注贯穿于他的诗作之中。
《挽王大夫》是一首悼念诗,徐照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王大夫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王大夫生前的境遇,虽然身为郡守,但在乡里却似乎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与关注,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员的冷漠态度。接下来,诗人通过“民归清净化,家似困穷时”对比,展现出社会的安宁和个人的困顿,体现了诗人对幸福社会的向往与反思。后两句则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描写了秋天的凄凉和暮色的静谧,象征着王大夫的离去给人们带来的伤感。最后一句“若无遗爱在,何得后人思”不仅道出王大夫生前的贡献,也强调了道德与名声的长久影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运用自然景象与人事的结合,表达了对时代的思考和对逝者的敬仰,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强调了个人美德对后世的影响,反映了诗人对政治与民生的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郡”指的是:
A. 乡村
B. 官职
C. 自然景观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景象表达了王大夫的离去?
A. 春风
B. 夏雨
C. 秋木
“若无遗爱在”中“遗爱”指的是什么?
A. 亲情
B. 道德与影响
C.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照的《挽王大夫》和杜甫的《春望》都展现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但徐照通过个体的角度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而杜甫则是对国家命运的沉痛感叹。两者在情感上有着不同的侧重,反映了各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象。
推荐书目:
以上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诗词的背景及其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