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乡台》

时间: 2025-05-06 01:58:59

诗句

千山已尽一峰孤,立马行人莫疾驱。

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8:59

原文展示:

千山已尽一峰孤,
立马行人莫疾驱。
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

白话文翻译:

千山都已经看尽,只剩下一座孤峰。
骑马的行人请不要急于赶路。
从此蜀川如同手掌般平坦,再也没有高处可以眺望东吴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山已尽:指已经走过了很多山。
  • 一峰孤:只剩下一个孤独的山峰。
  • 立马:指骑在马上。
  • 疾驱:快速赶路。
  • 蜀川:指四川地区。
  • 平似掌:平坦得像手掌一样。
  • 高处:指可以远望的高地。
  • 东吴:古代吴国,位于东南地区。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东吴”指代的是历史上的东吴国,位于长江下游,与蜀地相对。诗人在此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暗含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蕺山,晚号石湖居士,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望乡台》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深切。诗中反映了他对蜀川的依恋和对东吴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望乡台》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千山已尽一峰孤”,描绘出行走中的孤独与寂寞,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远去,只剩下那座孤独的山峰,与诗人相伴。接下来的“立马行人莫疾驱”,则是对同行者的劝诫,似乎在提醒他们不要急于赶路,留点时间来欣赏眼前的风景。此处,诗人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仿佛在享受这段旅途,尽管内心仍然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的最后两句“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则是诗人对蜀川的深刻体悟。他将蜀川比作一只平坦的手掌,再也找不到可以遥望东吴的高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奈与失落。整体来看,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山已尽一峰孤:表达了诗人走遍千山之后,依然感到孤独的心境。
  2. 立马行人莫疾驱:告诫同行者不必急于赶路,体现了诗人对时光的珍视。
  3. 从此蜀川平似掌:形象地描绘出蜀川的平坦,暗示一切都已平静。
  4. 更无高处望东吴:表达了诗人失去了可以仰望故乡的地方,深感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蜀川比作手掌,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前后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旅途中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 :代表行者的生活状态与选择。
  • 蜀川:家乡的象征,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吴”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西南地区
    • B. 东南地区
    • C. 西北地区
  2. “千山已尽一峰孤”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孤独
    • C. 愤怒
  3. 诗人在劝同行者“不必急于赶路”是想表达什么?

    • A. 享受旅途
    • B. 赶时间
    • C. 对风景不感兴趣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望乡台》与杜甫的《登高》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显沉重,而范成大的诗则通过淡然的态度,展现出一种平静的思乡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雪诗八首 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遗之仍用元韵 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和陶停云四首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 留题石经院三首 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支 送刘寺丞赴余姚 山茶 和孔密州五绝 其一 见邸家园留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打蛇打七寸 念念 纯属骗局 晴空万里 竖心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包含煮的成语 以是为恨 昌符 鸟字旁的字 隆祚 鹿字旁的字 迎奸卖俏 毋字旁的字 片帮 吟花咏柳 包含寨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