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8:40
次韵虞子建见咍赎带作醮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齐祠难著野衣冠,旋赎金章始见闲。
台架尘侵球路暗,花书墨渍笏头斑。
当年馹骑传呼赐,此日村童拂拭还。
若比前厅荒驿舍,见存犹可一开颜。
儿女传观省见稀,病身聊复借光辉。
莫嫌憔悴沈腰瘦,且喜间关秦璧归。
不是典来还酒债,亦非将去换蓑衣。
尘鱼甑釜时相厄,微汝谁能为解围。
齐国的祠堂难以再穿上野外的衣服和冠帽,刚刚赎回金章的时候才显得轻松些。
台架上满是尘土,球场的路变得昏暗,书本和墨水在笏头上留有斑点。
往年骑马传令得以赐封,如今却是村里的孩子在拂去尘埃。
若是比起前厅的荒凉驿站,依然能够见面,心里也会感到一丝欢喜。
儿女们来观望的机会少之又少,病痛的身体也只好借助那一丝光辉。
不要嫌我憔悴得腰身瘦弱,且喜在此时秦璧归来。
这不是为了偿还酒债,也不是为了换一件蓑衣。
灰尘和锅铲时常相厄,谁能为我解开这个困境呢?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文,号涧溪,南宋诗人、词人,生于苏州。他主攻诗词,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其作品常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及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诗人通过对往昔的追忆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时代变迁带来的无奈与感慨。诗中流露出对青春的怀念和对乡土的思念。
这首诗融合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开篇以“齐祠难著野衣冠”引入,显示出诗人对古代荣耀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尘土和书本的斑点,暗示了学问的积累与时间的流逝,表现出一种无力感。
在对比中,诗人提到“村童拂拭还”,体现了时光的变迁,昔日的荣耀似乎已然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孩童的纯真。最后,诗人通过对病痛的自我调侃,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与乐观。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与对过往的怀念,具有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与淡然,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齐祠难著野衣冠”中“齐祠”指的是:
A. 齐国的祠堂
B. 齐国的皇宫
C. 齐国的农田
D. 齐国的战争
诗中“村童拂拭还”表现出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怀念
C. 无奈
D. 快乐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金钱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