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千石岭》

时间: 2025-05-03 12:26:24

诗句

晨光挂高岭,晴色媚远客。

哀湍吼丛薄,宿雾袅绝壁。

露重蓟花紫,风来蓬背白。

迷涂朴渥跳,饮涧于菟迹。

层巅多折木,迮磴有飞石。

不知山几重,杳杳入丛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2:26:24

原文展示

晨光挂高岭,晴色媚远客。
哀湍吼丛薄,宿雾袅绝壁。
露重蓟花紫,风来蓬背白。
迷涂朴渥跳,饮涧于菟迹。
层巅多折木,迮磴有飞石。
不知山几重,杳杳入丛碧?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阳光洒在高耸的山岭上,晴朗的天空吸引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山间的急流发出哀鸣,薄雾缭绕在峻峭的绝壁之上。露水沉重,映衬着紫色的蓟花,微风吹来,白色的蓬草随风摇摆。迷雾中的小路如同跳跃的朴树,溪水在流淌,留下了菟丝子的痕迹。山顶上有许多折断的树木,阶梯上则有飞溅的石块。我不知道这山重重叠叠,深邃而神秘,似乎一直延伸到碧绿的丛林深处。

注释

  • 晨光:清晨的阳光。
  • 高岭:高耸的山岭。
  • :吸引、迷人。
  • 哀湍:悲鸣的急流。
  • 宿雾:残留的雾气。
  • 蓟花:一种紫色的花。
  • :指蓬蒿。
  • 杳杳:深远、幽暗的样子。
  • 丛碧:指浓密的绿色植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字君颖,号少游,江苏人,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自然景色见长,常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范成大游历千石岭时,表现他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山水景色的深刻感悟。在宋代,文人雅士常常游览山水,吟咏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千石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山水诗,展现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诗歌修养。诗中,晨光、晴色、湍流、宿雾、露重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个清新、宁静的自然画面。作者通过描绘晨光洒在高岭上的景象,引入读者进入一个清晨的山水世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诗的前两句勾勒出山的高峻和远方客人的迷恋,后两句则通过对自然细节的描写,展现出生动的生机和情感。尤其是“露重蓟花紫,风来蓬背白”一句,生动地描绘出花草在露水和微风中的状态,给人以清新、活泼的感受。

最后两句则表现出对深邃山林的无尽探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疑惑。这种对自然的迷恋和对人生的思考,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让读者在欣赏山水之美的同时,也反思人生的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晨光挂高岭:晨光照耀在高山之上,呈现出宁静而美丽的景象。
    • 晴色媚远客:晴朗的天气吸引了远道而来的游客。
    • 哀湍吼丛薄:急流发出悲鸣声,环绕在薄雾之中。
    • 宿雾袅绝壁:残留的雾气缭绕在陡峭的山壁上,形成美丽的景致。
    • 露重蓟花紫:露水沉重,映衬着紫色的蓟花,展现出自然的生机。
    • 风来蓬背白:微风吹拂,白色的蓬草在风中摇曳。
    • 迷涂朴渥跳:迷雾中的小路似乎在跳跃,充满动态感。
    • 饮涧于菟迹:溪水在流淌,留下了菟丝子的痕迹,富有诗意。
    • 层巅多折木:山顶上有许多折断的树木,暗示山的险峻。
    • 迮磴有飞石:阶梯上飞溅的石块,增加了山行的危险感。
    • 不知山几重:对山的深邃感到迷惑,不知这山有多少重重叠叠。
    • 杳杳入丛碧:深邃的山林似乎无穷无尽,令人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写,使人产生感性认知。
    • 拟人:如“哀湍吼”使流水似乎有了人类的情感。
    • 对仗:如“层巅多折木,迮磴有飞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千石岭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尽探索的哲思,体现出一种恬淡、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晨光: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高岭:代表着伟大与雄伟,象征自然的力量。
  • 湍流:流动而急促,象征生命的变迁与无常。
  • 蓟花:代表自然之美,体现生机。
  • 白蓬:象征着生活的平凡与宁静。
  • 迷雾:代表未知的探索与神秘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晨光挂高岭”表达了什么意境?

    • A. 早晨的阳光洒在高山上
    • B. 夕阳西下的景象
    • C. 山中夜色的神秘
    •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哀湍”指的是什么?

    • A. 轻柔的溪水
    • B. 急促而悲鸣的流水
    • C. 宁静的湖面
    •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不知山几重”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山的恐惧
    • B. 对自然的迷惑与向往
    • C. 对人生的绝望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望庐山瀑布》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范成大《千石岭》王维《山居秋暝》
    • 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千石岭》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细节描写,而《山居秋暝》则更注重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范成大年谱与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仙乐侑席 口占 苏幕遮 忆江南 绍兴道会 潭州鹤会 六言 七言 警世 五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能伸能屈 极深研几 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器赏 兽穷则啮 隆炽 遗簪弊屦 说满 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焚削 耒字旁的字 头上安头 而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青字旁的字 注玄尚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