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9:01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
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
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
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
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
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
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春天的雨是酥软的,冰块变成了水,东风早已传达了春天即将回归。
是谁轻轻地带来温暖,驱散了残留的寒意?
大家结伴去踏青,穿着平头鞋的小双鸾。
在烟雾缭绕的郊外,望去满眼秀丽的景色,宛如无间的画卷。
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春光乍现,真是多姿多彩。
必须让镂花的柳枝在春风中摇曳,争先恐后地去欣赏。
不必提及那吴绫绣袜,香泥上斜斜的几行斑点。
东风巧妙,尽收了翠绿,轻轻吹拂在眉山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观,宋代诗人,字季才,号白云,生于北宋时期,后期活跃于南宋。他的诗歌以意境清新、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庆清朝慢·踏青》创作于春暖花开之际,王观在此诗中通过描绘踏青的场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春天的气息,生机勃勃的景象,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庆清朝慢·踏青》是一首充满生机的春日踏青词,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人们的欢乐。全诗以轻快的语调勾勒出春天的气息,开篇便以“调雨为酥,催冰做水”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诗中“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描绘了与友人一同踏青的欢愉场景,展现了春游的快乐。接下来的描绘“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则更是将自然的美景与人心的愉悦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强调了春天的多变,“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生动地刻画了春天的变化莫测。最后一句“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则是对春天的总结,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欢快的语调,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的神灵?
A. 夏天
B. 冬天
C. 春天
D. 秋天
“调雨为酥”中的“酥”用来形容什么?
A. 冰
B. 雪
C. 雨
D. 风
全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冬天的怀念
B. 对春天的欣赏
C. 对秋天的感伤
D. 对夏天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