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苦寒三首》

时间: 2025-05-07 07:30:01

诗句

添尽红炉著尽衣。

一杯方觉暖如痴。

人言霜後寒无奈,春在瓮中渠不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0:01

苦寒三首

作者: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添尽红炉著尽衣。一杯方觉暖如痴。人言霜後寒无奈,春在瓮中渠不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把红炉添满了炭火,衣服也穿得厚厚的,喝上一杯酒,才觉得温暖得如同痴迷。人们都说霜后的寒冷让人无奈,但春天已经在瓮中了,他们却不知道。

注释:

  • 添尽:添满、加足。
  • 红炉:红色的炉子,指用来取暖的火炉。
  • 著尽:穿得很厚、很足。
  • 方觉:这时才感到。
  • 暖如痴:温暖得如同痴迷,形容温暖的感觉很强烈。
  • 人言:人们说。
  • 霜後寒无奈:霜降之后的寒冷让人无奈。
  • 春在瓮中渠不知:春天在瓮里,人们却不知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书法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寒冬,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感受到温暖,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诗人通过对比冬天的寒冷和春天的温暖,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

诗歌鉴赏:

《苦寒三首》以简洁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冬季的寒冷与内心对温暖的渴望,展现了诗人的生活风貌和感情世界。诗的开头两句“添尽红炉著尽衣”,通过对取暖和穿衣的描述,直观地表现了冬日的寒冷,但随即转入“一杯方觉暖如痴”,表达了在这种环境下,饮酒带来的温暖与幸福感。接下来的“人言霜後寒无奈”,则引入了旁观者的声音,反映出人们对寒冷的普遍感受,而“春在瓮中渠不知”则是诗人的独白,暗示春天的来临和希望,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积极态度。整首诗在对比中透出温暖与希望,给人以力量和激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添尽红炉著尽衣:诗人通过添炭和穿厚衣,强调冬天的寒冷。
  2. 一杯方觉暖如痴:喝酒后感到的温暖,反映出小确幸。
  3. 人言霜後寒无奈:引入人们的普遍感受,增加诗的生活气息。
  4. 春在瓮中渠不知:暗示希望与生命的回归,表现出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温暖比作痴迷,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反衬:通过寒冷与温暖的对比,突出情感的强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寒冷与温暖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春天的期盼,以及在困境中仍保持乐观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炉:象征温暖和希望。
  • :代表保护和安全感。
  • :象征生命、希望与重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添尽红炉”指的是什么? A. 加满炭火
    B. 买新衣服
    C. 取暖喝酒
    答案:A

  2. “春在瓮中渠不知”中的“渠”指的是? A. 人们
    B. 春天
    C. 瓮
    答案:A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乐观
    C. 无奈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柳宗元):同样描绘冬天的意境,表达孤独与坚韧。
  • 《冬夜读书示子聿》(朱自华):对寒冷夜晚的温暖感悟,展现知识带来的力量。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苦寒三首》陆游的《冬夜读书》:两者同为冬季景象,但杨万里更注重于内心的温暖与希望,而陆游则强调在寒冷中寻求知识的力量,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甲子岁十月二十四日夜半梦遇故人於山水间饮 十月 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二首 其一 病中遣怀 书感 幽情 予秋夜观月得疟疾枕上赋小诗自戏 题斋壁 病中自遣三首 其三 午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宏浚 流光如箭 鲁鱼亥豕 跖狗吠尧 莫不逾侈 欠字旁的字 包含偿的词语有哪些 大才榱槃 黑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沿江 旡字旁的字 走马观花 去芜存菁 嘂油子 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