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7:44
击缆兰溪岸,开襟柳驿窗。
人争趋夜市,月自浴秋江。
灯火疏还密,帆樯只更双。
平生经此县,今夕驻孤幢。
在兰溪的岸边击打缆绳,打开驿站的窗户,
人们纷纷朝夜市赶去,月光却独自照耀着秋江。
灯火有的稀疏有的密集,帆樯的数量也只是增加了一对。
我这一生曾经经过这个县,今晚却在这里驻足孤独的旅馆。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月自浴秋江”可理解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心境的宁静和孤独。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表现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游历时,在兰溪水驿的夜晚,诗人目睹周围的景象,感受到落寞与孤独。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兰溪岸边的夜晚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孤独的思考。诗的开头“击缆兰溪岸”表达了诗人停留的状态,接着“开襟柳驿窗”则反映出一种闲适的心境,诗人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人与自然的对比在“人争趋夜市,月自浴秋江”中得以展现,夜市的喧闹与月光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在“灯火疏还密,帆樯只更双”中,诗人描绘了夜市灯火的繁华与船只的稀少,暗示着人们的忙碌与自己的孤独。最后两句“平生经此县,今夕驻孤幢”则将个人经历与当下的孤独感结合,感叹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孤独的敏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兰溪夜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心的孤独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诗词测试:
诗中“击缆”指的是什么行为?
诗中描绘的夜市是怎样的场景?
“今夕驻孤幢”中的“孤幢”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杨万里的孤独与李白的豪放,李白在《静夜思》中也有“床前明月光”的意象,但更多的是对家乡的思念,而杨万里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思考,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