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6:11
怪石嶙峋刺碧空,
东流砥柱仗洪功。
标霞特立三千仞,
带雾高淩四百峰。
鹤去苔生春冉冉,
岚晴雨过日溶溶。
是谁识取龙头瑞,
不与人间肉眼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自然景象:奇怪的山石高耸入云,像是刺破了碧蓝的天空;滔滔江水奔流而下,像是支撑着这片天地的支柱。山峰高耸,像是霞光中的标志,雾气缭绕,四周的山峰在高空中显得格外渺小。随着春天的到来,白鹤飞去,青苔生长,时光悄然流逝。经过雨水冲刷,晴天的阳光透过云层,显得格外温和。究竟是谁能识得这龙头的祥瑞之象,不像世间的人那样只用肉眼去看待事物呢?
梁槚(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诗写于诗人游历锦石时,受到壮丽山水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过锦石有感因赋》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与哲理思考。诗的开头“怪石嶙峋刺碧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奇特的山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置身于高耸入云的险峻之中。接着,诗人用“东流砥柱仗洪功”形象地表现了江水奔流的壮丽场面,水流的力量与山石的稳固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自然界的磅礴气势。
在中间部分,诗人通过“标霞特立三千仞,带雾高淩四百峰”进一步渲染了山峰的雄伟,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壮观的自然氛围。最后两句“是谁识取龙头瑞,不与人间肉眼同”则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超越世俗眼光的重要性,提示人们要用心去感受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内涵。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同时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用心去理解自然与人生的重要性。
诗中“怪石嶙峋刺碧空”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平坦的湖面
B. 奇特的山石高耸
C. 辽阔的草原
D. 宁静的夜空
“东流砥柱仗洪功”中“砥柱”指的是什么?
A. 整个山脉
B. 重要的支撑物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动物
诗的最后两句强调了什么?
A. 对世俗的追求
B. 用肉眼看世界
C. 超越世俗的眼光
D. 享受生活的乐趣
答案:
《过锦石有感因赋》和王之涣的《登高》都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的哲思,但前者更偏重于对景的描绘与内心的感悟,而后者则通过对高处的眺望表达了人生的感慨与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