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锦石有感因赋》

时间: 2025-05-06 02:26:11

诗句

怪石嶙峋刺碧空,东流砥柱仗洪功。

标霞特立三千仞,带雾高淩四百峰。

鹤去苔生春冉冉,岚晴雨过日溶溶。

是谁识取龙头瑞,不与人间肉眼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6:11

原文展示:

怪石嶙峋刺碧空,
东流砥柱仗洪功。
标霞特立三千仞,
带雾高淩四百峰。
鹤去苔生春冉冉,
岚晴雨过日溶溶。
是谁识取龙头瑞,
不与人间肉眼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自然景象:奇怪的山石高耸入云,像是刺破了碧蓝的天空;滔滔江水奔流而下,像是支撑着这片天地的支柱。山峰高耸,像是霞光中的标志,雾气缭绕,四周的山峰在高空中显得格外渺小。随着春天的到来,白鹤飞去,青苔生长,时光悄然流逝。经过雨水冲刷,晴天的阳光透过云层,显得格外温和。究竟是谁能识得这龙头的祥瑞之象,不像世间的人那样只用肉眼去看待事物呢?

注释:

  • 怪石:奇特的石头。
  • 嶙峋:形容山石高耸、崎岖的样子。
  • 砥柱:比喻支柱,这里指江河的源头。
  • 标霞:指山顶挺拔,像是标志着霞光的存在。
  • :古代长度单位,约等于2.3米。
  • 苔生:青苔的生长。
  • 岚晴雨过:雨后天晴,山间云雾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槚(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游历锦石时,受到壮丽山水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过锦石有感因赋》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与哲理思考。诗的开头“怪石嶙峋刺碧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奇特的山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置身于高耸入云的险峻之中。接着,诗人用“东流砥柱仗洪功”形象地表现了江水奔流的壮丽场面,水流的力量与山石的稳固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自然界的磅礴气势。

在中间部分,诗人通过“标霞特立三千仞,带雾高淩四百峰”进一步渲染了山峰的雄伟,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壮观的自然氛围。最后两句“是谁识取龙头瑞,不与人间肉眼同”则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超越世俗眼光的重要性,提示人们要用心去感受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内涵。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怪石嶙峋刺碧空:奇特的山石高耸,像刺破了碧蓝的天空,展现出自然的奇妙。
  2. 东流砥柱仗洪功:江水奔流向东,像支柱一般支撑着自然的洪大力量。
  3. 标霞特立三千仞:山峰挺拔,像是标志着霞光,象征着高远的理想。
  4. 带雾高淩四百峰:雾气缭绕,四周山峰显得渺小,表现出一种悬渺的感觉。
  5. 鹤去苔生春冉冉:白鹤飞离,春天的青苔渐渐生长,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6. 岚晴雨过日溶溶:雨后天晴,阳光透过云层,展现出自然的温柔。
  7. 是谁识取龙头瑞:问道谁能辨识龙头的祥瑞之象,表现出对智慧的追求。
  8. 不与人间肉眼同:强调了超越世俗眼光的重要性,提倡更深层次的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比喻为支柱,强调力量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让人感受更深。
  • 对仗:如“标霞特立”和“带雾高淩”形成对仗,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同时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用心去理解自然与人生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怪石:象征着自然的奇特与不可思议。
  • 江水:象征着力量与生命的流动。
  • 山峰: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度。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怪石嶙峋刺碧空”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平坦的湖面
    B. 奇特的山石高耸
    C. 辽阔的草原
    D. 宁静的夜空

  2. “东流砥柱仗洪功”中“砥柱”指的是什么? A. 整个山脉
    B. 重要的支撑物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动物

  3. 诗的最后两句强调了什么? A. 对世俗的追求
    B. 用肉眼看世界
    C. 超越世俗的眼光
    D. 享受生活的乐趣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望庐山瀑布》 李白

诗词对比:

《过锦石有感因赋》和王之涣的《登高》都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的哲思,但前者更偏重于对景的描绘与内心的感悟,而后者则通过对高处的眺望表达了人生的感慨与忧伤。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美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乐天耳顺吟兼寄敦诗 河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三首 其三 捣衣曲 朗州窦员外见示与澧州元郎中郡斋赠答长句二篇因以继和 送李二十九兄员外赴邠宁使幕 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 酬杨司业巨源见寄 送鸿举游江西 重寄表臣二首 酬杨侍郎凭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气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震迅 试额 悬珠编贝 豭豚 毫无逊色 奋笔直书 七老八倒 包含豁的词语有哪些 毋字旁的字 出人头地 骨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顾建康 驽骥同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