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9:42
奉和圣制答二相出雀鼠谷
作者: 徐安贞
两臣初入梦,二月扈巡边。
涧北寒犹在,山南春半传。
颂声先奉御,辰象复回天。
云日明千里,旌旗照一川。
柳阴低辇路,草色变新田。
还望汾阳近,宸游自窅然。
两位大臣刚刚进入梦境,正值二月巡视边疆。
涧水北边的寒意依旧存在,山南的春天已经过了一半。
颂扬的声音首先传到皇帝耳中,辰星的象征又回到了天空。
阳光和云彩明亮照耀千里,旌旗在一川之上闪耀。
柳树的阴影低垂在车辇的路上,草色也变得如新田一般。
我还希望汾阳能更近,皇帝的游览此时显得悠然自得。
作者介绍:
徐安贞,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作多涉及政治、边疆等题材,风格庄重雄浑,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奉和圣制所作,主要回应当时的政治背景与边疆的安定。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大臣的巡视活动,彰显了国家的繁荣与安定。
这首诗通过描绘二月的边疆春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期盼和对皇帝巡游的恭敬。诗的开头通过大臣入梦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仿佛在梦中也能感受到边疆的寒冷与春暖,表现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同时,诗中“颂声先奉御”一句,反映出对皇权的尊重和对国家安定的祈愿。
在自然意象方面,诗中描绘了涧水、山川、柳阴等景象,通过生动的描写,表现出春天来临时万物复苏的景象,传达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特别是“云日明千里,旌旗照一川”两句,更是通过光明的意象,展示了国家的强盛和边疆的稳定,令人感受到一种豪迈的气息。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安定和繁荣的渴望,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云日明千里”中的“云日”指的是什么?
A. 云彩和太阳
B. 风和雨
C. 星星和月亮
“柳阴低辇路”中的“辇”指的是什么?
A. 马车
B. 帝王的车
C. 轿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对国家的忠诚与美好未来的期盼
C. 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安贞与王之涣的边疆诗作都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反映出对国家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徐安贞的诗更注重政治性的关怀,而王之涣则更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奉和圣制答二相出雀鼠谷》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