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2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27:09
送王判官
徐安贞 〔唐代〕
明月开三峡,花源出五溪。
城池青壁里,烟火绿林西。
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
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
这首诗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三峡和五溪,展现出自然的美丽景象。诗中的城市与青山相映成趣,西边的树林中烟火缭绕。尽管不怕旅途的匆忙,但却忧虑于通往仙境的道路迷失在何方。在返回巴东的路上,希望不要等到夜晚猿猴的啼叫才出发。
徐安贞,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该诗成作于送别判官王某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惆怅,以及对美好景色的留恋。
《送王判官》是一首充满自然之美与人情关怀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明月照亮三峡和五溪的场景,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与清幽,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徐安贞以“明月”和“花源”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令人心生向往。而接下来的城市与青壁的描写,则使得人们在自然之美与人文之境之间找到了一种和谐的共存。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忧虑,虽然不惧旅途的匆忙,却对仙路的迷失感到忧愁,展现了对未来的不安。最后一句“莫待夜猿啼”更是以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珍惜,暗示着要及时把握当下,勿让时间流逝而错过良机。
整首诗在情感上引人共鸣,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惋惜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悟。
诗中描绘了哪个自然景观?
“不畏王程促”中的“王程”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其侧重于壮志未酬的豪情;而徐安贞的《送王判官》则更倾向于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及对友人的深情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