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2:09
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岩洞。
寒恐结红铅,暖疑销紫汞。
圆如玉轴光,脆似琼英冻。
每为遇之疏,南山挂幽梦。
这段茶笋高高地生长,长度大约三五寸,总是依附在岩石的洞穴中。寒冷的天气令人担心它会结成红色的铅,温暖的天气又让人怀疑它会融化成紫色的汞。它的形状圆润如玉,光泽闪耀,脆嫩得像琼英般的冰霜。每当我见到它,便会想起南山的幽梦。
作者介绍:皮日休,字廷秀,号青莲,唐代诗人,颇受当时文人推崇。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茶文化盛行的时期,茶笋作为一种新兴的食材,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诗人通过描绘茶笋的形态,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思考。
此诗以茶笋为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首句“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岩洞”生动描绘了茶笋的生长环境,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紧接着的两句则通过比喻和夸张,描绘了茶笋在寒冷与温暖之间的脆弱,反映出自然界的变幻无常。
“圆如玉轴光,脆似琼英冻”这两句不仅形象地展现了茶笋的外观特征,更蕴含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慨。最后一句“每为遇之疏,南山挂幽梦”则将自然与情感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南山的思念之情,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描绘茶笋的同时,透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展现出唐代诗歌的雅致与情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茶笋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同时,表现了对故乡南山的思念,传达了浓厚的乡愁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茶笋生长在哪里?
诗中“寒恐结红铅”中“红铅”象征什么?
诗人对南山的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