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1:13
三幅吹空縠,孰写仙禽状。
耳侧以听,赤精旷如望。
引吭看云势,翘足临池样。
颇似近蓐席,还如入方丈。
尽日空不鸣,穷年但相向。
未许子晋乘,难教道林放。
貌既合羽仪,骨亦符法相。
愿升君子堂,不必思昆阆。
三幅轻薄的绢帛,谁在描绘这仙禽的形象?
耳边静听,红色的光芒广阔如同远望。
仰头观望云的走势,翘起的脚如同临池的姿态。
似乎近似于蓐席,亦如步入方丈。
整日不鸣,整年只相对。
不允许子晋乘坐,难以教导道林放飞。
外貌与羽毛仪态相符,骨骼也符合法相。
希望能升入君子的堂,不必思念昆阆。
作者介绍: 皮日休(约834-883),唐代著名诗人,字季舆,号澄溪。他的诗风清新雅致,擅长写景抒情,常以自嘲和幽默的笔调表达情感,代表作有《秋夕》、《夜泊牛渚怀古》等。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皮日休隐居于公斋之际,表达他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淡泊。诗中描绘的鹤与云、池塘等景象,寓意着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本诗以鹤为主旨,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和超然生活的向往。开头以“吹空縠”引入,轻盈的绢帛让人联想到仙境中的仙禽,象征着诗人对高洁理想的追求。接着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示了鹤的优雅姿态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反思。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表现出作者对道家哲学的理解与向往。特别是在“未许子晋乘,难教道林放”中,诗人既表达了对高士理想的尊崇,又流露出对现实世界中人际关系的无奈和思考。
通过“愿升君子堂,不必思昆阆”,诗人展示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出对于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体现出一种道家思想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皮日休独特的诗歌风格和人生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围绕对高洁理想和宁静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