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5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53:13
尽日平湖上,鸣桹仍动桨。
丁丁入波心,澄澈和清响。
鹭听独寂寞,鱼惊昧来往。
尽水无所逃,川中有钩党。
整天在平静的湖面上,桨声依旧在水中响动。
“丁丁”的水声回荡在水波之中,清澈而和谐。
白鹭静静地听着,显得格外孤独;
鱼儿在水中惊慌地游动,似乎不知来去的方向。
水面没有什么可以逃脱的,河中早已被钩子所困。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湖面与钓鱼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渔具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作者介绍:皮日休,字梦云,号青原,唐代诗人,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有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诗人通过描写渔夫的日常生活,表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可能是在一次钓鱼时的灵感。
《鸣桹》一诗,描绘了渔人在平湖上钓鱼的生动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独特感受。诗开头的“尽日平湖上,鸣桹仍动桨”,展现了湖面平静的美,桨声则打破了宁静,营造出一种活泼的氛围。接着“丁丁入波心”,不仅描绘了水波荡漾的声响,也显示了水面的清澈。随后,白鹭的孤寂和鱼儿的惊慌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静谧与动荡并存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渔具的使用和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诗人对渔夫生活的观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透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渔具和湖面的情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活的变幻无常。
诗词测试:
诗中“鸣桹”指的是什么?
A. 鸟鸣
B. 桨划水声
C. 风声
诗中白鹭的状态是怎样的?
A. 热闹
B. 孤独
C. 快乐
“鱼惊昧来往”中“昧”的意思是?
A. 明亮
B. 迷糊
C. 清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