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润卿遗青䭀饭兼之一绝聊用荅谢》

时间: 2025-04-29 19:02:54

诗句

传得三元䭀饭名,大宛闻说有仙卿。

分泉过屋舂青稻,拂雾彯衣折紫茎。

蒸处不教双鹤见,服来唯怕五云生。

草堂空坐无饥色,时把金津漱一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02:54

原文展示:

润卿遗青䭀饭兼之一绝聊用荅谢
作者: 皮日休 〔唐代〕

传得三元䭀饭名,大宛闻说有仙卿。
分泉过屋舂青稻,拂雾彯衣折紫茎。
蒸处不教双鹤见,服来唯怕五云生。
草堂空坐无饥色,时把金津漱一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讲述的是一种名为“三元䭀饭”的美食传说,甚至在大宛(今中亚地区)也有人提起这位仙卿(指美食的制作者)。在清泉流过屋旁的地方,舂磨新鲜的青稻,轻轻拂去雾气,折下紫色的稻茎。在蒸饭的地方不让双鹤见到,唯独害怕五云(指阴云)出现。坐在空荡的草堂里,并没有饥饿的感觉,偶尔用金津(指美酒)漱口,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

注释:

  • 三元䭀饭:一种著名的饭食,象征着美味与高雅。
  • 仙卿:指的是制作这种饭食的人,暗含神秘与超凡的意味。
  • 分泉:指流动的泉水。
  • 舂青稻:用石磨碾磨青稻,象征着纯朴的劳动。
  • 双鹤:象征长寿和吉祥。
  • 五云:指不好的天气或阴云,寓意着对外界干扰的畏惧。
  • 草堂:指简朴的居所,象征着隐逸生活。
  • 金津:指美酒,代表享受生活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皮日休,字廷秀,号乐天,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与古风,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个性洒脱,喜爱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反映了诗人对美食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他在生活中寻求宁静与满足的心情。

诗歌鉴赏:

《润卿遗青䭀饭兼之一绝聊用荅谢》是一首充满田园风味的诗作,诗中描绘了制备美食的繁复过程及其带来的享受。开头便以“三元䭀饭”引出,传达出对美味的称道,表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接着描绘了田园的宁静与和谐,泉水流淌、青稻舂磨的场景令人心醉,展现出一种乡村生活的闲适与美好。

诗中对双鹤的提及,寓意着长寿与吉祥,而“唯怕五云生”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不确定因素的警惕,表现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珍惜。最后一联则以“草堂空坐无饥色”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满足,虽然生活简朴,却能在这份简朴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简单生活的描写,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心境安宁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传得三元䭀饭名:此句开篇点题,介绍了诗中所提及的美食,表达了其独特和闻名。
  2. 大宛闻说有仙卿:提及大宛,表明此美食已声名远播,仙卿则暗示制作此饭的技艺高超。
  3. 分泉过屋舂青稻:描写生动的乡村景象,泉水流过屋旁,体现出自然的恬静和劳动的美好。
  4. 拂雾彯衣折紫茎: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细腻的观察。
  5. 蒸处不教双鹤见:隐含对美食制作过程的细致与讲究,双鹤的象征意义增强了诗的文化内涵。
  6. 服来唯怕五云生:突显对外界不安定因素的畏惧,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7. 草堂空坐无饥色:体现出诗人在简朴生活中感到的满足。
  8. 时把金津漱一声:结尾处用金津酒来表现生活的惬意与自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对景物的描写如“分泉过屋,拂雾彯衣”,对称工整,增添了诗的美感。
  • 比喻:用“仙卿”来比拟制作者的高超技艺,强调了美食的独特性。
  • 象征:双鹤与五云分别象征了吉祥与不吉,深化了情感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美食的赞美,以及在简朴生活中寻求内心宁静的哲思,反映了诗人皮日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元䭀饭:象征着美味与饮食文化的传承。
  • 青稻:象征着丰收与生机,体现自然的恩赐。
  • 草堂:象征着隐逸与宁静,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理想。
  • 金津:象征着享受与快乐,代表着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元䭀饭”代表什么?

    • A. 一种美食
    • B. 一位诗人
    • C. 一种饮料
    • D. 一种植物
  2. 诗中提到的大宛是指哪个地方?

    • A. 中国南方
    • B. 中亚地区
    • C. 欧洲
    • D. 日本
  3. 诗人对双鹤的态度是?

    • A. 非常喜欢
    • B. 感到恐惧
    • C. 只是偶尔提及
    • D. 希望见到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词对比

  • 王维《终南山》: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恬静与自然的美,但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表达对简朴生活的态度时,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体现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皮日休相关传记与研究文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苦雨谣 地震谣 十月六日,席上与同座客陆宅之、夏士文及主 主之约诗,用宇文韵 与姜羽仪诗 至正庚子重阳后五日,再饮谢履斋光漾亭,履 感时一首 八月五日,偕钱唐王现、海昌李勋、大梁滑人 答倪生德中来韵 送谢太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笨瓜 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韵合 包含梗的成语 杳无人迹 幽怨 喟然长叹 鬼矢 偷狗戏鸡 五动 知书知礼 齊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义无他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