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0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02:55
此曲太古音,由来无管奏。
多云采樵乐,或说林泉候。
一唱凝闲云,再谣悲顾兽。
若遇采诗人,无辞收鄙陋。
这首歌的旋律从古时候就有,根本没有乐器伴奏。
有人说这是樵夫的乐趣,也有人说是林泉的候鸟之声。
一声歌唱,凝聚了悠闲的云朵,再唱一曲,却又让人感到悲伤,仿佛动物也在倾听。
如果遇到采诗的人,请不要小看我这简陋的歌声。
此诗中提到的“樵乐”可能与古代对自然生活的赞美有关,表达了人们在大自然中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情感。“林泉候”则引申出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心灵深处的思考。
皮日休(834年-883年),字延年,号“紫阳”,唐代诗人,世称“皮紫阳”。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著称,是晚唐诗歌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本诗创作于皮日休隐居于山林之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创造的追求。
本诗以极简的语言勾勒出樵夫的生活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开篇即点明歌曲的古老与自然,令人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流逝与永恒的交织。樵歌不仅是樵夫的乐趣,更是自然界神韵的体现。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用“凝闲云”与“悲顾兽”的意象,传达出自然的安宁与生命的脆弱。
当诗人提到“若遇采诗人”,则表示对艺术创作的谦逊,强调即便是再简单的生活,也能激发出动人的诗歌。这种自谦的态度不仅展示了皮日休的个性,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艺术的价值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情感的真实与传递。整首诗在优雅中透着淡淡的悲伤,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哲思。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强调了艺术的价值在于情感的真实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该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自然与生活的和谐
B. 战争与和平
C. 爱情的悲伤
D. 家庭的温暖
诗中提到的“樵乐”指的是什么?
A. 樵夫的快乐
B. 对动物的赞美
C. 对爱情的思考
D. 对历史的追忆
诗人希望采诗的人对他的歌声持什么态度?
A. 轻视
B. 尊重
C. 无所谓
D. 赞美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更侧重于描绘山水的壮丽,而皮日休的《樵歌》则突出人与自然的互动与和谐。两者都呈现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但角度与情感基调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