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2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6:16
种竹成林橘满园,
牛归童子掩篱门。
主人虽不知名氏,
想见孤高可与言。
在这片种满竹子的树林和丰收的橘子园中,
放牛的童子归来,轻轻关上了篱笆门。
虽然这位主人没有显赫的名声,
但我想他一定是一位可以心灵沟通的高洁之人。
诗中提到的“孤高”可以引申为隐士的生存状态,借用古代隐士陶渊明的形象,强调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恬静的乡村图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种竹成林橘满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丰收的喜悦。竹子与橘子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精神的寄托,代表着诗人对清高与丰盈的追求。接下来的“牛归童子掩篱门”则通过一个放牛的孩子的形象,传达出一种生活的纯朴与宁静,似乎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富足并非物质的丰富,而是心灵的满足。最后两句“主人虽不知名氏,想见孤高可与言”则揭示了诗人的思考:虽然这位主人没有显赫的名声,但其内在的高洁与孤高却是值得欣赏和交流的。这种对隐士精神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反思与对高洁人格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在品德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的孤高志向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种竹成林”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洁与坚韧
C. 家庭
D. 友情
诗中“牛归童子”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繁忙
B. 安宁
C. 忧伤
D. 喧闹
作者刘克庄的创作背景属于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