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0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03:00
原文展示:
解瑟于今又再秋,
弓旌所致总名流。
积轻曾覆祁公鼎,
偏重能翻涑水舟。
袖里缠文差快意,
局傍观弈尚私忧。
信庵丞相如通讯,
为说狂生霜满头。
白话文翻译:
如今又是秋天,弹奏的瑟声在耳边响起,
追随名将的弓箭和旌旗,都是名流人物。
轻松的心境曾经压倒了祁公的鼎,
而偏偏重的情感却能使舟船在水中翻转。
袖子里缠绕的文采让人感觉不快,
旁边观棋的心情却依然有私密的忧虑。
信庵丞相如同是传递消息,
他所说的狂生已经白发苍苍。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景山,号白云山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以豪放著称,常抒发个人情感,作品中多有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时代动荡不安,政治局势复杂,刘克庄在这一背景下表达了对名流和权臣的看法,以及个人的忧虑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瑟音开篇,勾起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弓旌”意象,展示了对名将的追随与崇敬,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身对名流的复杂情感。诗人用“积轻曾覆祁公鼎”来表现对权力的思考,一方面是对权力的轻视,另一方面却又蕴含着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袖里缠文差快意”则揭示了诗人在创作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虽有才情,却未必能实现内心的快意与满足。而“局傍观弈尚私忧”则传达了诗人在旁观棋局时的忧虑,暗示人生如棋,充满了不确定性与隐秘的压力。
最后两句提到的“信庵丞相”和“狂生霜满头”,不仅暗示着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也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时光荏苒,曾经的狂妄与无畏终究抵不过岁月的侵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名流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祁公鼎”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名声
诗人通过“袖里缠文”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创作的快意
B. 创作的艰辛
C. 对他人的羡慕
“狂生霜满头”中的“霜”喻示了什么?
A. 年轻
B. 灰心
C. 年老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李白的作品均反映了个人对命运的思考,但刘克庄更为沉重,李白则显得豪放洒脱。两者的风格对比,可以深入理解宋代与唐代诗人的不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