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8:32
怪事广寒殿,此夕不开关。
林间乌鹊相贺,暂得一枝安。
只在浮云深处,谁驾长风挟取,
明镜忽飞还。玉兔呼不应,
难觅臼中丹。酒行深,歌听彻,
笛吹残。嫦娥老去孤另,
离别匹如闲。待得银盘擎出,
只怕玉峰醉倒,衰病不禁寒。
卿去我欲睡,孤负此湖山。
奇怪的是,广寒宫今晚居然没有开门。
林间的乌鹊在欢庆,暂时得到一枝安慰。
只在浮云深处,谁能驾驭长风来取,
明亮的月镜忽然飞回。玉兔呼喊却无人应答,
难以寻找臼中的仙丹。酒饮得深,歌声听得彻底,
笛声渐渐消散。嫦娥已经孤独地老去,
离别的情感犹如闲聊。等到银盘再次捧出,
只怕玉峰会醉倒,衰弱的身体难以抵御寒冷。
你走了,我想要入睡,辜负了这美丽的湖山。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友直,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词、诗,尤其以豪放、清丽见长。他的诗风受宋词和唐诗影响,常表达对人生、理想的思索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刘克庄与友人一同饮酒之际,正值月圆之夜,却因月亮未现而感到失落。诗中反映了诗人对月亮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孤独的感慨。
《水调歌头 其七 十三夜》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作。诗人以“怪事”开篇,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月亮不升的失望与奇怪,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孤独的氛围。接着,通过乌鹊的欢庆和“暂得一枝安”,表现了人们在无奈中寻求安慰的心态。诗中提及的“浮云深处”,暗示着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以及对月亮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在更深层的情感中,诗人描绘了嫦娥的孤独和酒歌的愉悦之间的对比,表现出人情的复杂与脆弱。尤其是“嫦娥老去孤另,离别匹如闲”一联,展现了时光荏苒与人事无常,嫦娥的孤独不仅是对月亮的思念,更是对人生的感慨。最后,诗人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融入其中,表达了对湖山美景的留恋与无奈,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明镜”比喻月亮)、拟人(“玉兔呼不应”)和对仗(如“酒行深,歌听彻”)等手法,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月亮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留恋,表现了诗人在孤独与失落中对理想的追求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怪事广寒殿,此夕不开关”中的“怪事”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玉兔”象征什么?
“嫦娥老去孤另”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