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调歌头 其七 十三夜,同官载酒相别,不见月作》

时间: 2025-04-27 14:08:32

诗句

怪事广寒殿,此夕不开关。

林间乌鹊相贺,暂得一枝安。

只在浮云深处,谁驾长风挟取,明镜忽飞还。

玉兔呼不应,难觅臼中丹。

酒行深,歌听彻,笛吹残。

嫦娥老去孤另,离别匹如闲。

待得银盘擎出,只怕玉峰醉倒,衰病不禁寒。

卿去我欲睡,孤负此湖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8:32

原文展示:

怪事广寒殿,此夕不开关。
林间乌鹊相贺,暂得一枝安。
只在浮云深处,谁驾长风挟取,
明镜忽飞还。玉兔呼不应,
难觅臼中丹。酒行深,歌听彻,
笛吹残。嫦娥老去孤另,
离别匹如闲。待得银盘擎出,
只怕玉峰醉倒,衰病不禁寒。
卿去我欲睡,孤负此湖山。

白话文翻译:

奇怪的是,广寒宫今晚居然没有开门。
林间的乌鹊在欢庆,暂时得到一枝安慰。
只在浮云深处,谁能驾驭长风来取,
明亮的月镜忽然飞回。玉兔呼喊却无人应答,
难以寻找臼中的仙丹。酒饮得深,歌声听得彻底,
笛声渐渐消散。嫦娥已经孤独地老去,
离别的情感犹如闲聊。等到银盘再次捧出,
只怕玉峰会醉倒,衰弱的身体难以抵御寒冷。
你走了,我想要入睡,辜负了这美丽的湖山。

注释:

  • 怪事:奇怪的事情。
  • 广寒殿:指月宫,嫦娥居住的地方。
  • 乌鹊:乌鸦和喜鹊,传说中是传递信息的鸟。
  • 明镜:指明亮的月亮。
  • 玉兔:传说中嫦娥的伴侣,通常象征着月亮。
  • 臼中丹:指炼制的仙药。
  • 嫦娥:月宫中的仙女,因偷吃仙药而飞升月宫。
  • 银盘:指月亮,常用来比喻月亮的形状。
  • 玉峰:比喻高洁的境界或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友直,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词、诗,尤其以豪放、清丽见长。他的诗风受宋词和唐诗影响,常表达对人生、理想的思索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刘克庄与友人一同饮酒之际,正值月圆之夜,却因月亮未现而感到失落。诗中反映了诗人对月亮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 其七 十三夜》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作。诗人以“怪事”开篇,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月亮不升的失望与奇怪,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孤独的氛围。接着,通过乌鹊的欢庆和“暂得一枝安”,表现了人们在无奈中寻求安慰的心态。诗中提及的“浮云深处”,暗示着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以及对月亮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在更深层的情感中,诗人描绘了嫦娥的孤独和酒歌的愉悦之间的对比,表现出人情的复杂与脆弱。尤其是“嫦娥老去孤另,离别匹如闲”一联,展现了时光荏苒与人事无常,嫦娥的孤独不仅是对月亮的思念,更是对人生的感慨。最后,诗人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融入其中,表达了对湖山美景的留恋与无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怪事广寒殿,此夕不开关:开篇表明今夜月亮未升,广寒宫(即月宫)似乎不愿意开启。
  2. 林间乌鹊相贺,暂得一枝安:乌鹊在庆祝,意味着即使没有月亮,仍有些安慰。
  3. 只在浮云深处,谁驾长风挟取:月亮只在浮云之后,谁能驾驭长风将其带来?
  4. 明镜忽飞还:明亮的月亮仿佛瞬间返回,但却又不见踪影。
  5. 玉兔呼不应,难觅臼中丹:月中的玉兔在呼喊,却无人回应,仙丹也难以寻找。
  6. 酒行深,歌听彻,笛吹残:酒酣歌响,但如今笛声已渐渐消逝。
  7. 嫦娥老去孤另,离别匹如闲:嫦娥已是孤独的老去,离别的情感如同闲聊般平淡。
  8. 待得银盘擎出,只怕玉峰醉倒:期待月亮再次升起,但担心玉峰会醉倒,身体抵挡不住寒冷。
  9. 卿去我欲睡,孤负此湖山:你离去后我只想入睡,辜负了这湖山的美景。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明镜”比喻月亮)、拟人(“玉兔呼不应”)和对仗(如“酒行深,歌听彻”)等手法,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月亮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留恋,表现了诗人在孤独与失落中对理想的追求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广寒殿:象征着月宫的孤寂与神秘。
  • 乌鹊:传递信息与庆祝的象征。
  • 明镜:代表着月亮的明亮与美好。
  • 玉兔:象征着月亮中的孤独与等待。
  • 银盘:月亮的象征,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怪事广寒殿,此夕不开关”中的“怪事”指什么?

    • A. 奇怪的月亮
    • B. 奇怪的事情
    • C. 奇怪的朋友
    • D. 奇怪的酒
    •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玉兔”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月亮
    • C. 生命
    • D. 酒
    • 答案:B
  3. “嫦娥老去孤另”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庆
    • B. 孤独
    • C. 兴奋
    • D. 疲惫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强调人与月的交流,表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刘克庄的《水调歌头 其七 十三夜》则更侧重于月亮缺失时的孤独与无奈,两者虽同题材却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耿天骘会话 锺山晚步 五柳 送邓监簿南归 苏才翁挽辞二首 送项判官 思王逢原三首 上元戏呈贡父 秋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辛字旁的字 名家描写春天的现代诗精选_春天现代诗赏析 看家本事 包含积的成语 病字头的字 容身 小登科 猗欤休哉 然字的拼音写法_汉字拼音学习 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单人独马 带走的字有哪些?带走的汉字大全及详细解析 矢字旁的字 挨开头的成语 羞字的笔顺练习_正确书写汉字羞 众鞅 通关散 持正不挠 盲者得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