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4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6:14
送郑秀才贡举
权德舆 〔唐代〕
西笑意如何,知随贡举科。
吟诗向月露,驱马出烟萝。
晚色平芜远,秋声候雁多。
自怜归未得,相送一劳歌。
这西边的笑意如何呢,知晓我随贡举而来。
我在月下吟诗,驱马穿行在烟雾缭绕的山萝之间。
傍晚的景色辽阔而远,秋天的声音在等待大雁的到来。
我自怜未能早归,便为你送行唱一曲劳歌。
作者介绍:权德舆(约737年-约799年),字子良,号贞白,唐代诗人,仕途不顺,晚年隐居。其作品多表现人生的无奈与理想的追求,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郑秀才参加科举考试前,表达了朋友之间的送别情谊,表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离别的惆怅。
《送郑秀才贡举》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使用了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诗的开头“西笑意如何”以疑问的方式引入,表现了对西方美景的向往,象征着理想与希望。接着“吟诗向月露”,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月光下吟诵,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又高雅的情景,似乎在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思绪。
“驱马出烟萝”一句,则将诗人置于一个动感的画面中,骑马穿行于烟雾缭绕的山间,仿佛在追寻某种理想与目标。随着诗意的发展,“晚色平芜远,秋声候雁多”展现了深秋的气息,遥远的晚色与低沉的秋声,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最后两句“自怜归未得,相送一劳歌”表达了诗人对归去无望的自怜,以及为送别朋友而唱的劳歌,情感深邃,充满了离愁别绪。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寄托,展现了友情的温暖与人生的无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送别与理想展开,表现了友情的深厚与人生理想的追求,情感真挚而深刻,展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离别的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西笑意”是指什么?
“吟诗向月露”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贡举科指的是什么?
答案:1-A;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