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郴州换印缄遣之际率成三韵,因寄李二兄员外使君》

时间: 2025-08-09 05:35:33

诗句

缄题桂阳印,持寄朗陵兄。

刺举官犹屈,风谣政已成。

行看换龟纽,奏最谒承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05:35:33

原文展示:

缄题桂阳印,持寄朗陵兄。
刺举官犹屈,风谣政已成。
行看换龟纽,奏最谒承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寄给朗陵兄弟的情意,印章是桂阳的。虽然被推荐为官,但仍感到屈从于人,风气已经改变,政治局面已然形成。接下来希望能看到新的变化,向承明大帝奏请的愿望最强烈。

注释:

  • 缄题:用封印盖章的方式,表示正式的寄送。
  • 桂阳印:指作者所使用的印章,桂阳为地名。
  • 朗陵兄:指李二兄员外使君,表示亲切的称谓。
  • 刺举:被推荐为官职。
  • 犹屈:仍感到屈从或不自在。
  • 风谣:风气和传言,暗指当时的政治风气。
  • 政已成:政治局面已然形成的状态。
  • 龟纽:古代的印章或权力的象征。
  • 承明:指唐代的皇帝,表示对皇帝的尊重和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约727-约788年),唐代诗人,字仲远,号逸少,籍贯不详,曾任职于朝廷,诗风清新自然,擅长五言律诗和古体诗。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怀,作品广受欢迎。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权德舆在郴州时,表达他对政治现状的不满和对好友的思念。诗中透出对官职的不屑与对政治风气的反思,体现出当时社会的复杂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政治的深刻思考和对朋友的诚挚情感。诗的开头用“缄题桂阳印”引入了寄信的主题,显示了诗人与李二兄的亲密关系。接着提到“刺举官犹屈”,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暗示即使被推荐为官,依然感到屈从于外界的压力,这是一种对官场的讽刺和批判。

“风谣政已成”一句,表明政治风气的变化,可能是对当时社会状态的感慨,显示出诗人对变革的渴望。最后,表达了他对未来政治变革的期待,“行看换龟纽,奏最谒承明”,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向皇帝奏请,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整首诗虽然简短,但意蕴深远,既有对权力的思考,也有对朋友的眷恋,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缄题桂阳印,持寄朗陵兄。

    • 这一句用印章封题,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显示出正式和郑重的态度。
  2. 刺举官犹屈,风谣政已成。

    • 表达了被推荐为官却感到屈从的无奈,反映了对当时政治风气的批判。
  3. 行看换龟纽,奏最谒承明。

    • 表达了对未来变化的期待,显示出诗人对政治参与的渴望和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缄题”和“持寄”形成对仗,使句子更具音乐感。
  • 比喻:“龟纽”作为权力的象征,寓意深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寄情,表达了对政治现状的不满和希望改变的愿望,体现了作者关怀社会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阳:象征着故乡的亲切与怀念。
  • 龟纽:代表权力与地位,隐含对官场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朗陵兄”是谁?

    • A. 诗人的朋友
    • B. 诗人的敌人
    • C. 政府官员
  2. “刺举官犹屈”中“犹屈”是什么意思?

    • A. 感到高兴
    • B. 感到屈从
    • C. 感到自由
  3. 诗中提到的“龟纽”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权力
    • C. 自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权德舆与杜甫的诗风相似,均具有政治关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杜甫的《春望》中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展现了唐代诗人的共同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谢宋评事 谢阮评事 谢杜相公 夏晚南墅 喜欧阳永叔余安道王仲仪除谏官 喜弟及第 溪行 西施篇 西郊 五月宿江阴军葛公绰草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鬼字旁的字 寻趁 无缘无故 行权 通今博古 丧师辱国 赤字旁的字 三过其门而不入 连榱 甘字旁的字 电缆 包含旨的词语有哪些 审几度势 东山之府 缶字旁的字 包含诱的成语 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