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1:50
何事年年恋隐沦,成名须遣及青春。
明时早献甘泉去,若待公车却误人。
这首诗的意思是:为什么我年年都沉迷于隐居的生活呢?要成名就必须在青春年少时就付出努力。若能早早把甘泉(指美好的事物或理想)献出,那就好过等到公车(指科举考试的机会)来临时却耽误了大好时光。
权德舆(约759年-818年),唐代诗人,字仲举,号少城,生于今湖南省。权德舆以其清新脱俗、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尤以五言和七言诗见长,是唐代重要的诗人之一。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科举制度逐渐完善的时期。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强调在年轻时应把握机会,努力奋斗,以免将来后悔。
这首诗通过对比隐居与成名的选择,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开头的“何事年年恋隐沦”直接质问自己为何年复一年选择隐居,展现出一种对现状的不满和困惑。接下来的“成名须遣及青春”则明确指出,成名的机会往往与年轻时的努力息息相关,诗人意识到光阴易逝,青春不再,若不及时把握,将失去宝贵的机遇。
“明时早献甘泉去”表达了对理想和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人希望能在明朗的时光早早献出自己的才华与理想。而“若待公车却误人”则是对科举考试的批判,强调如果只等着通过科举来获得成功,往往会错失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机会。整首诗气韵流畅,情感真挚,传达了诗人对功名与理想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追求理想的重要性,鼓励年轻人把握时光,积极努力,而不是消极等待机会的到来。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在启示读者,珍惜青春,奋发向上。
这些意象通过诗人的情感表达,传达了对理想追求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中“成名须遣及青春”强调了什么?
A. 年龄无关紧要
B. 年轻时应努力追求
C. 隐居是更好的选择
“甘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理想与追求
C. 友情
诗人对“公车”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赞同
B. 批判
C. 忽视
答案:
可以将权德舆的《戏赠表兄崔秀才》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但权德舆更强调通过努力获得成功,而李白则更注重享受生活的豪情。两者在主题和情感表达到达了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唐代诗人多元的思想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