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0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8:22
乍行春野眼增明,渐减春衣体倍轻。
人卖山茶先谷雨,鸦随墦祭过清明。
柳塘水满双凫戏,稻陇泥深一犊行。
晚到三桥泛舟去,掩关不复畏重城。
初行在春天的田野,眼前的景色愈发明亮,
渐渐减少的春装使身体感到轻松。
有人在卖山茶,正好是谷雨时节,
乌鸦随同祭扫的队伍,已经过了清明。
柳塘的水满得可以让两只野鸭嬉戏,
稻田的泥泞深得一头小牛也能走。
傍晚时分,划船经过三桥,
关上门后不再畏惧重重城墙。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爱国主义和对民生的关怀著称,作品充满了对家国的思考及个人情感的抒发。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北朝的动荡,深感国家衰弱,因此在诗词中常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本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春季,诗人踏青归来,回顾春日的自然景色与节令习俗,表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及对人世间的思索。
《春晴自云门归三山》通过描绘春天的田野风光和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描写初春的景象,"乍行春野眼增明",生动展现了春天给人带来的眼前一亮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渐减春衣体倍轻”表达了春日的温暖和身体的舒适,似乎在暗示春天是一种新生与希望的象征。
诗的中间部分描写了清明时节的习俗,“人卖山茶先谷雨,鸦随墦祭过清明”,不仅展示了春天的气息,也让人感受到人们对传统的延续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柳塘水满双凫戏”,诗人巧妙地运用意象,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两句“晚到三桥泛舟去,掩关不复畏重城”则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总结,享受春天的悠闲时光,并不畏惧繁忙与纷扰的城市生活,显示出一种超然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节日的尊重。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轻松自在生活的追求。
“乍行春野眼增明”中“乍”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节气是哪个?
“晚到三桥泛舟去”中的“三桥”指的是什么?
陆游与王维在田园诗的表现上有相似之处,陆游多了一份对生活的思考与忧虑,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现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