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1:50
谁能如铁牛,横身负黄河。
滔天不能没,尺箠未易诃。
世俗自无常,徐公故逶迤。
别来不可说,事与浮云多。
当时无限人,毁誉即墨阿。
虚声了无实,夜虫鸣机梭。
相逢一笑外,奈此白发何。
天骥皆籋云,长鸣饱刍禾。
王庭旅百宝,大贝随弓戈。
君独一麾去,欲赓五袴歌。
甘棠古乐国,白酒金叵罗。
知君不久留,治行中新科。
过客足嗔喜,东堂记分鹅。
此外但坐啸,后生工揣摩。
谁能像那铁牛一样,横着身子支撑着黄河呢?
即使是滔天巨浪也无法淹没它,尺把长的棍子也不容易去捉住它。
世俗的事物本就没有永恒,徐公的足迹依然延绵而行。
分别后再也无法言说,事情如浮云般多变。
当时有无数的人,毁誉在于墨水的深浅。
虚无的声音毫无实际,夜里的虫鸣像是机织的声音。
相逢时的微笑之外,如何面对这白发苍苍呢?
天马都在云间长鸣,吃饱了草禾。
王庭中珍宝满堂,大贝与弓箭相随。
你独自一人挥手离去,想要续写五袴的歌。
甘棠树下是古乐之国,白酒和金色的酒杯。
知道你不久就要离去,治行中又添新科。
过路人心中满是喜怒,东堂记下了分鹅的情。
除此之外,只能坐着长啸,后辈们努力揣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诗、词、文、画等多方面的创作,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送别朋友陈侗时,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是一首抒情诗,诗中既有对友人的深情祝福,也融入了对世事的哲理思考。开头以“谁能如铁牛”引入,体现了对黄河的敬畏与壮丽,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紧接着,诗人感慨世俗事物的无常,表达了对于人生变幻的深刻理解。
“别来不可说,事与浮云多”一联写离别后的无奈,仿佛浮云般的经历让人难以捉摸,真切地道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诗人通过“虚声了无实”反映出世间赞誉与毁谤的虚幻,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天骥皆籋云”描绘了理想与自由,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人的祝福。而结尾的“后生工揣摩”则暗示了对年轻一代的寄望,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深刻而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和对友人的深情祝福,反映了苏轼对世事的哲理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铁牛”象征什么?
“虚声了无实”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徐公”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