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昆阳城》

时间: 2025-05-09 04:16:26

诗句

昆阳城下黍苗稀,寂历荒墟隐翠微。

远想笼蛇方斗野,解驱虎豹使成围。

乌知将拥河流断,定喜能令屋瓦飞。

白水真人今物化,舂陵惟有荷锄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4:16:26

原文展示:

过昆阳城 李廌 〔宋代〕 昆阳城下黍苗稀,寂历荒墟隐翠微。 远想笼蛇方斗野,解驱虎豹使成围。 乌知将拥河流断,定喜能令屋瓦飞。 白水真人今物化,舂陵惟有荷锄归。

白话文翻译:

在昆阳城下,黍苗稀疏,荒废的遗址隐约可见翠绿的山色。 遥想当年,笼蛇在野外交战,如今能驱使虎豹形成包围。 谁能预知,将会拥塞河流使其断流,必定欣喜能令屋瓦飞舞。 白水真人已经物化,舂陵之地,只有荷锄归来的农人。

注释:

  • 昆阳城: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
  • 黍苗稀:指田地荒芜,黍苗稀少。
  • 寂历荒墟:形容遗址荒凉,历经沧桑。
  • 翠微:指山色苍翠。
  • 笼蛇方斗野:比喻古代战争的激烈场面。
  • 解驱虎豹:比喻有能力驱使强大的力量。
  • 乌知:谁知道。
  • 白水真人: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这里可能指刘秀,东汉开国皇帝。
  • 物化:指人去世。
  • 舂陵: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 荷锄归:指农人劳作归来。

诗词背景: 李廌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通过描绘昆阳城的荒凉景象,回忆历史上的战争,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昆阳城荒废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荒凉。诗中“笼蛇方斗野”和“解驱虎豹使成围”等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再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场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时代的怀念。结尾的“白水真人今物化,舂陵惟有荷锄归”则透露出对英雄逝去的哀思和对平凡生活的接受。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怀古诗。

诗词解析:

  • 首联:通过“黍苗稀”和“寂历荒墟”描绘了昆阳城的荒凉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 颔联:运用比喻,将古代战争比作“笼蛇方斗野”,展现了战争的激烈。
  • 颈联:通过“乌知将拥河流断”和“定喜能令屋瓦飞”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时代的向往和对英雄能力的赞叹。
  • 尾联:以“白水真人今物化”和“舂陵惟有荷锄归”作结,表达了对英雄逝去的哀思和对平凡生活的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笼蛇方斗野”和“解驱虎豹使成围”。
  • 拟人:如“定喜能令屋瓦飞”。
  • 对仗:如“远想”与“解驱”,“乌知”与“定喜”。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昆阳城荒废景象的描绘和对古代战争的回忆,表达了对英雄时代的怀念和对英雄逝去的哀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平凡生活的接受。

意象分析:

  • 黍苗稀:象征田地的荒芜。
  • 寂历荒墟:象征历史的沧桑。
  • 翠微:象征自然的生机。
  • 笼蛇方斗野:象征战争的激烈。
  • 白水真人:象征英雄人物。
  • 荷锄归:象征平凡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水真人”指的是谁? A. 刘秀 B. 刘邦 C. 刘备 D. 刘彻 答案:A

  2. 诗中“笼蛇方斗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3. 诗的尾联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英雄的赞美 B. 对英雄的怀念 C. 对平凡生活的接受 D. 对战争的厌恶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战乱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 王昌龄的《出塞》: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的赞美。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李廌的《过昆阳城》:两者都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英雄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李廌的诗作。

相关查询

竹枝词 其一 竹枝 其二 竹枝歌三首 其三 竹枝词十二首 竹枝歌 竹枝词 山居 竹枝歌 其十一 竹枝歌三首 其二 送余德辉还池州 竹枝词(九首) 竹枝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狼戾不仁 池溜 一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功利 双人旁的字 笨手笨脚 玩开头的成语 克字旁的字 謜謜 镸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办的成语 斗喋 九战九胜 踵武相接 心如火焚 驻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